竹西公园始建于1979年,根据唐代大诗人杜牧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而命名。
公园占地面积120亩,公园是按照史书记载隋大业二年(606)炀帝在此建行宫,后舍宫改寺,题名上方禅智寺。
至唐代逐渐形成的著名的“竹西八景”月明桥、三绝碑、竹西亭、昆丘台、蜀井、苏诗石刻、芍药圃、吕祖照面池,为公园重要建设景点。
竹溪公园占地80余亩,主张“地偏为胜”、“景列随机”,四时听泉、荷月赏莲,中秋品桂 、雪霁寻梅,竹溪公园成为什邡一大胜景。 自然之外还有楹联可赏,楹联虽均今人所作,但对仗工整,意趣雅致,与园中景物相辅相成 ,能驻人足步,如徐式文拟联,赵大奎撰写的听泉亭联:“半空虹影横烟水,一路泉声出野 亭”;万石园拟联,宁壁翁书写的沁心亭联:“修竹万竿摇天光之影,盘溪九曲引清风明白 ”,郑绪韬撰文并书写的醉月亭联“清光入座月能醉,晚照落湖霞可餐”等。
竹溪八月赏桂,严冬寻梅是又一特色。沿盆景园南下,有“梅园”、“桂圃”,桂香亭掩映 桂花开时,进园就可以嗅到。最美的当然是踏雪寻梅,穿桂林可进入园洞式垂花门墙,但见 颖影憧憧。冰梅、游龙梅、宫粉、大红、朱砂、朱砂台阁、杏梅等共20余个品种。冬雪飘时 ,穿梅林,赏梅花,诗意横生,于暗香之中,人已不知来路,忘却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