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代杜牧的千古绝唱,引动了历代多少人对明月扬州的向往。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旱颓圮于荒烟衰草。近年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 二十四桥景区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置得富有诗意。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座白玉拱形桥,为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是一座由山涧栈道、单曲拱桥、三折平桥和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山涧栈道由黄石垒成,雄浑古朴。单曲拱桥为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查看详情]
五亭桥,古称“莲花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象湖的一根腰带。因桥上建亭,故又名五亭桥。 五亭桥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查看详情]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扬州市区广储门外街24号,梅花岭畔。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在扬州就义,嗣子副将史德威寻遗体不得,乃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清初曾建祠于大东门外,后毁圮。乾隆年间于墓西侧建祠,并谥“忠正”。咸丰间毁于兵燹,同治九年(1870)重建。1935年和1948年两度维修。现存建筑除遗墨厅、梅花仙馆外,大部为晚清所建。1949年后曾多次修缮,现为“史可法纪念馆”。 史公祠位于扬州市史可法......[查看详情]
东关街全长1122米,宽约5米,位于古城扬州的东北角,因为街道由西向东直抵东关城门,或者说直抵东关古渡,故名东关街。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历史上古城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扬州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东关街上,也不乏扬州园林的身影。其中个园作为扬州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园林,早已名声在外。而在东关街上,还有例如壶园、逸圃等等这些,也都可算是园林中的上......[查看详情]
扬州京华城休闲旅游区不仅在国内首创商贸型旅游景区,而且填补了扬州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的产业链空白,成为扬州第六家4A级景区。 扬州京华城休闲旅游区地处扬州新城西区核心位置,占地2500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座集旅游、商务、休闲等多功能全新概念于一体的生态亲水型现代旅游业示范点(城)。扬州京华城休闲旅游区超大面积的生态广场、花园绿地、湖泊河道,实现了移步换景、一步一景的效果,“全生活”融旅游、餐饮、零售、休闲、娱乐、会展、教育、体育、文化、......[查看详情]
基督堂在萃园路2号。始建于1923年,属浸礼会教派,创始人为美国籍传教士毕尔士。1985年修整一新。教堂座北朝南,系砖木水泥混合结构,仿美国近百年来的教堂形式建造,结构独特。教堂平面布局采取当时盛行的一种主日圣经学校(即协助教会系统学习圣经的辅助组织)与大礼拜聚会两用的教堂布置手法。十字脊屋顶,鱼鳞瓦屋面,使用面积1020平方米。中间大厅为教徒拜用的大礼堂,可容400人,整个礼堂不用一根柱子,气势旷达。礼堂东西两侧有供主日圣经学校用的教室20余间,各有活......[查看详情]
四望亭在县学街东首,汶河路西侧。其始筑年代,一说南宋嘉定年间,,一说明嘉靖时。《万历江都县志》引宋《宝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乾隆江都县志》载,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式瓦顶。底层四面皆有拱门与十字街道相通,故有“过街亭”之称。二、三层八而围以古......[查看详情]
汪曾祺文学馆是为了纪念这位“文坛益友”“文章圣手”为了保存汪先生在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文化的、文学的、历史的、审美的价值;保存汪先生“心系神珠焕彩、魂牵梦绕高邮”的挚爱之情。文学馆内外,悬挂着用王蒙、叶辛、林斤澜、贾平凹题词制成的“天真隽永”等匾额或楹联,展橱中,展示着汪先生的作品和手稿、文房四宝、文物以及评论汪曾祺为人为文的报刊、书籍。邵燕祥为该馆撰写了楹联:“柳梢帆影依稀入梦,热土炊烟缭绕为文”,并发来贺电称:“汪曾祺不仅属于他的故乡,也属于中国和世......[查看详情]
萃园位于扬州城区小秦淮西岸,今三元路49号。《扬州揽胜录》载:“萃园在旧城七、八巷间。园门面南,‘萃园’二字额,方转运颐辅题。园基为潮音庵故址。清宣统末年,丹徒包黎先筑大同歌楼于此,未几,毁于火。民国七、八年间,盐商集资改建是园。四周竹树纷披,饶有城市山林之致。园之中部仿北郊五亭桥式,筑有草亭五座,为宴游之年。当时裙屐琴樽,几无虚目。十年间,日本高洲太助主两淮稽核所事,借寓园中,由此园门常关,游踪罕至。自高洲回园后,园渐荒废矣。今仅有园丁看守。”抗战时为......[查看详情]
在旌忠巷东端北侧,东临仁丰里,相传此地是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楼旧址。陈大建中(569-582年),天台僧智顗大师来扬弘法,兴建寺庙,就文选楼遗址建寂照院。隋大业间(605-618年),其弟子智藻宏扬天台教义于寺中,隋炀帝亲临听讲,使寂照院成为当时名刹。南宋隆兴中(1163-1164年)祀忠武王岳飞,改名为功德院,至咸淳间(1265-1274年),赐名旌忠寺。元重建大殿,明、清屡经修建。寺额旧题兼有“文楼旌忠”四字。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疏理沟道时,得......[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