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灵源观创建于北宋淳化年间,毁于文革期间。1999年依地重新建造而成。新建的灵源观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0平方米,有老母堂、关帝庙、三清殿、练功房等殿阁。老母堂内供骊山老母。关帝庙内供义薄云天的关公,三清殿内供道教的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壁画故事形象生动,观内还有一口锁龙井,传说这口井与渤海相连。
原称响水庵,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999年对响水庵进行重修,改名为“香水庵”。重候的香水庵占地8438平方米,建筑面积5620平方米,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百字堂、应身堂等多重殿阁。山门内供密迹金刚和那罗延金刚,天王殿内供大肚弥勒佛和四大天王,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应身堂内供观世音菩萨的12应女身像,百子堂内塑形态各异的顽童100多尊,中轴线殿内塑像全为金身。
南山古文化苑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集民众文化、神文化、道教文化于一体。东路有三星殿、关圣殿、元辰宫、财神殿、塔院、通玄阁至庆寿宫;中路有景壁、望鹤楼、三皇阁、圣母殿至庆寿宫;西路有八景宫、医圣苑、徐公祠至庆寿宫。13组建筑依山就势,若隐若现,25处殿堂楼阁、20处塔廊亭榭气势宏伟,古朴典雅,198尊塑像栩栩如生,神韵悠悠,山林水系,清新幽青,妩媚秀丽。
登州博物馆位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阁西侧,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由序厅、古城遗韵厅、千年古港厅、海防重镇厅、文物精华厅、名人故里厅六个厅组成。馆内陈列文物307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45件,其余不定级文物246件。它通过文物、模型、照片、版图的陈列,全面、客观的展示了蓬莱地方史、蓬莱水下与陆上历史文物、蓬莱水城发展史及蓬莱历史名人与革命传统史。它的内容、形式的设置,打破了传统的按历史顺序陈列的模式,重点突出、......[查看详情]
三清殿正殿供奉的是三清真神。请大家观瞻:居中是玉清,为元始天尊,手持圆珠,象征洪元;东为上清,是灵宝天尊,怀抱如意,象征混元;西为太清,为道德天尊,手持宝扇,象征太初。《道藏·道教宗源》中把道教的最高境界称为“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各为一级洞天,各有天尊住持。“三清”也可以理解为道家修练内功的3个阶段。道家把宇宙生成以前称为“混沌之道”;把宇宙的生成划分为3个阶段,即洪元、混元、太初。“洪元”指的是阴阳未判、混沌无形的阶段。之后,清阳之气上升......[查看详情]
亦称望日楼,位于苏公祠东邻,建于宋代,为八角十六往双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楼体八棱,南侧与吕祖殿联为一体。底层外侧明廊,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二层周匝开圆窗8个,眼界极阔,可观八面景致,纳八面来风,是观赏海上日出的绝好所在,有“日出扶桑”之景。 “日出扶桑”为“蓬莱十大景”之一,景致壮丽磅礴,别具一格,历朝历代题咏颇多。苏轼述登州所见有“宾出日于丽谯,山川炳焕”的名句。清代诗人施闰章对此更有极细致的描写:“日初出时,一线横袤,如有方幅棱角,色深赤,如丹砂......[查看详情]
又名灯楼,位于蓬莱阁东北角的丹崖绝壁之上,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时寸为夜间行船导航用的标灯。1958年重修,为三层砖木结构,占地25平方米,楼体六棱,楼顶斗拱,内设扶梯盘旋而上。顶层木构,六柱支撑如亭状,周匝木扶栏。50年代老北山(即田横山)航标灯塔启用后,此灯楼导航功能渐失,现为蓬莱阁古建筑群重要建筑之一,它与宾日楼、吕祖殿等共同组成仙境蓬莱的特征性标志。
狮子岩,位于曲江县城西南1.5公里处,距韶关市区18公里。洞中湖别具一格,它由两座秀丽玲珑的石灰岩孤峰成,一高一底,似金鼎玉壶,由北遥望为卧狮酣睡,由南看则似雄狮起舞,故名狮岩。 狮子岩中洞穴纵横,迂回曲折,洞套洞,穴套穴,遍布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狮子岩以出土“马坝人”头盖骨和“石峡文化遗址”而蜚声中外。1958年在其溶洞内发现“马坝人”头骨化石和共存的剑齿虎、剑齿象、历狗、 犀牛,大熊猫等动物化石。1984年在洞内又出土两件砾石打制的砍砸器。......[查看详情]
2005年4月18日 渤海湾又现海豹群 几只海豹在礁石上休憩(4月17日摄)。日前,渤海湾庙岛群岛附近水域发现一群海豹,约有120只。1999年以来,山东省通过人工移植繁育海带、裙带菜等大型藻类,努力营造“海底森林”,同时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恢复海洋生物链,净化海洋环境。由于渤海湾水质明显好转,来此觅食休息的海豹数量逐年增加,多年不见的海豹家族又现身渤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