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振福楼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凤起丹山秀,蛟腾碧水环”。这幅门联相当准确地描述了振福楼和周围环境和谐构成的一幅山乡风景图。振福楼的大门面对着哗哗而来的南溪。溪面宽阔平缓,河里大石横卧。两岸河堤高筑,厚实坚固。 桥下不远处,深潭碧水,古榕葱茏,如伞如盖。如果站在大门对岸的村道上回望振福楼,可见振福楼的屋面正好位于峡谷两侧的山峦之间,楼不高不矮,不显不隐,正好起到两山之间"过渡"的作用。可以说,以振福楼为中心形成的秀美而幽......[查看详情]
芷溪村简介 芷溪村所在的庙前镇位于连城最南部,素有连城“南大门”之称,地处连城、上杭交界处,地形东西宽而南北窄,西、南两面与上杭县毗邻。这是一个藏在闽西的崇山峻岭之中,被修竹茂林掩映着的较为平坦的丘陵。早在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由于吏治清明,境内久经离乱的百姓,稍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而当地本来就是一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万物生长的地方。刚刚吃饱穿暖的百姓在境内建起了一座关帝庙,乞求关帝老爷保佑一份长久的安定。这座关帝庙没有让他们......[查看详情]
摩崖大佛及石刻位于河南省浚县城内大伾山东部的天宁寺院内及其附近。摩崖大佛开凿于十六国后赵时期,距今1600余年。 摩崖大佛依山而凿,面向黄河,通高21.33米。大佛为坐式弥勒大佛像,左手扶膝,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的意思)。摩崖大佛附近,现存历代摩崖石刻三百多块,包括北魏石兽,唐代“大山铭”、千佛洞石窟、王阳明的《大任山诗》等。 摩崖大佛及石刻大体保存了南北朝时期原样的大佛像,同时也保存了北魏到明代大量珍贵的石刻、碑铭和石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查看详情]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在豫北淇县于西南十五公里。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577米,峰峦迭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泉水潺潺,百花争艳,素有“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云梦山自古以来就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诗章、摩崖题记和碑刻。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唐代甄济,明代水木氏曾在此隐居多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和解放军战士也曾在云梦山留下足迹,故闻名遐迩。 鬼谷子在云梦山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校,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查看详情]
灵山寺旅游区位于淇县西北8公里处,面积约10公里,包括灵山寺、朝阳寺、清凉寺。灵山寺坐落在群山之中,寺西北为灵山,海拔337米;东南为馍头山,海拔465米;东为龙山,海拔400米;西南为虎山,海拔385米,耧铧山为灵山之门户。灵山寺创建于南北朝年间,修于唐开元,寺以灵山为主,取心诚则灵。灵山寺四周十景文明遐迩。一曰威严少进,二曰群峰耸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经莲壶,五曰半岩风雨,六曰九天鸣佩,七曰巨崖走叫,八曰双剑横秋,九曰东海龙吟,十曰西山虎啸。灵山......[查看详情]
淇河天然太极图座落在太行山东麓,市区西北5公里处的上峪乡境内,自然分布约100万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太极图”。这里山青水秀、风光优美,文物古迹随处可风,有商周文王姬昌的观图台、晒网坡、棋盘山、文王潭,有春秋许穆夫人垂钓处、元代古柏、明朝青岩寺、古瓷窑遗址等等。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俊秀怡人,水影山光的淇河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鬼斧神工般的奇景妙色。天然太极图就镶嵌在这淇河两岸,荡荡淇水呈反S型环绕阴阳二鱼,阴鱼昂首向西、甩尾东北......[查看详情]
五里鬼谷位于云梦山主景区西侧,南至景区南天门景点,西行迤逦至五里井,是一道绵延五里的山谷。该山谷峰回路转,幽深莫测,凉风习习,阴气森森,为“智圣”鬼谷子王禅隐居 之处。 幽幽鬼谷山势陡峭,一条青溪蜿蜒流过,两侧峰峦峙立,入云插汉,峰高天窄,万壑争流。沿鬼谷信步徜徉,可以踏孙膑墓,欣赏一线飞瀑,览名人摩崖题记,观无字天书,饱览变 幻莫测的魔壁,游五里井,缅怀鬼谷先师。 谷内现有孙膑墓、一线飞瀑、魔壁、天书崖、五里井等景点。当年......[查看详情]
白沙水库位于禹州、登封和新密三市交界处,是我国解放后最早兴建的大型水库。1951年4月开工兴建,1953年6月竣工,1956年扩建为省办大型水库之一。大坝东起二龙山,西接逍遥观,长1316米,高47.88米,宽6.69米,另砌防浪墙高1.2米,主要栏蓄颍河、石淙河、蛟河、四里河水,流域面积985平方公里,总库容2.9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9.43平方公里。水库建成后,不仅发挥了防洪、灌溉、保护生态等综合功能,也成为游览观光的胜地,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4......[查看详情]
龙岩紫云山在新宁县与东安县交界处,是一条连绵百里,龙岩紫云山面积达6万公顷的原始次森林带,龙岩紫云山这里被为南方最理想的动植物宝库,龙岩紫云山最强盛的森林王国。 这里峰峦起伏,沟谷迭皱,各种林木欣荣杂居,奇珍异兽荟萃一山。据地质史料分析:紫云山系加里东山运动中崛起、燕山运动中形成高山峡谷。这里既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又地方性少变气候,当第四次纪冰川袭击时,它因四面环山的走廊式地形,而避免了冰川的侵入,因此,成为动植物理想的“避难所”,保存了热......[查看详情]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南端与博平岭间的玳昌山麓,上杭、连城、新罗三县(区)的毗连地带,俗称“梅花十八洞”。这里山峦耸峙,绿海无边,层林叠翠,荟萃了了许多珍贵的生物资源与物种,有“神奇的宝山”之称。该自然保护区1992年列入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加入国家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1994年列入中国优秀保护生态系统名录和森林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区名录。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19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9%。核心保护区为89208亩,......[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