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硅化木又称古树化石,它是1.5亿多年前侏罗纪松柏、苏铁、银杏、真蕨、种子蕨等15种以上古乔木的遗骸。由于年代久远和地质变迁,树木物质与外界硅化物发生置换反应,使得这些巨大的古树硅化成了坚硬发亮的石头后得以保存至今。硅化木大面积完整地保存下 。 奇台县奇特的古化石群作为“新疆一绝”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科学家和游客纷至沓来。
圣保寺塔园石刻碑位于高淳县东郊保圣寺塔园碑廊内,有100多件之多。许多为高淳县文物保护级别单体。其中碑记有华国殿碑记、社苍碑记、赵良效墓碑、下坝码头碑、学山书院碑、寻真观碑等。华国殿碑呈“圭”形,高1.84米,宽0.84米,碑载明万历二十一年莲堂庵修葺,复名华国殿之镌记;社苍碑记碑长1.68米,宽1.08米,存0.23米,碑铭记载明嘉靖年间邑人进士韩叔阳之事;赵良效墓碑长1.48米,宽0.73米,厚0.12米,系宋室后裔于清雍正十一年为追念其先人赵良效......[查看详情]
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大渡河上游。县境东邻小金县,西靠壤塘县,南与甘孜州丹巴县接壤,北同马尔康县毗连。距省会成都487公里,离州府所在地马尔康92公里,现辖2镇21乡,国土面积5550平方公里,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总人口近7万。 金川素有“阿坝州小江南”之称,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沛,年均降水量616毫米,年均气温12.8℃,年均日照2129小时,年均无霜期184天,是雪梨、苹果、花椒......[查看详情]
大金川原本是一条美丽的河流因为最终汇入了著名的大渡河所以人们自然就忘了她的名字,她位于四川的西北部是大渡河上游的主要支流。 情人海,又名长海子,藏名“撒尔脚措”,位于四川省金川县毛日乡撒尔脚村境内,水域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容积约8754万立方米,最深处达70米,湖水常年碧绿,似一面镜子。湖畔为云杉、高山柏等树木环绕。水中多“草地鱼”(裸鲤),牧民视之为神物。 海子有“静”、“灵”、“潮”三绝:人畜经过海子不能喧闹,否则震动空......[查看详情]
松林古寺,位于潮城意溪镇郊之松林峰山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挖东溪时,在原寺址前低洼处出土韦驮菩萨石像一尊、圆形石墩一座,上刻“开山会堂和尚”六字清晰可见,现供于寺中,故有称开山寺者。据考古专家考证,该石像、石墩为隋唐时代之文物,可知是寺创建历史悠久。由于世相兴庭无常,年久代淹,几于荒芜。 三中全会之后,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该寺产权落习归还宗教团体——潮州市佛教协会管理使用。在市佛协的带领下,四众熟诚乡应,捐资修复成一座小殿堂,开展宗教动并对外开放。潮州市......[查看详情]
饶宗颐学术馆在潮州古城区的下水门城脚,有一座被誉为“翰墨书香”的饶宗颐学术馆.该馆始建于1993年11月,是第一个潮籍名人学术馆。该馆占地面积45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学术馆座北朝南,大门上有启功题字的“饶宗颐学术馆”横匾,文气斐然。楼内第一层展厅以“誉传寰宇耀名邦”为题,介绍饶先生历年行迹及主要学术贡献;第二层题为“墨渖丹青动艺林”,陈列了饶先生的书画作品;第三层展厅则以“旷世奇才饶宗颐”为题,从“博大精深”、“预流导路”、“勤奋自励”三个......[查看详情]
胡亥即秦二世,据载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权臣赵高胁近秦二世自杀,以庶人仪葬于周杜国属地,即秦时的洲地,在今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墓座落在原坡地带,环境幽僻,迥异于秦汉以来高峻宏伟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逊色。 秦二世胡亥墓,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西曲江村南半坡上。墓为圆形,封土堆直径二十五米,高五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三米,宽九十八公分,厚二十八公分。碑面阴刻“秦二世皇帝陵”六个......[查看详情]
唐长安大明宫建于太宗贞观八年(634),是唐代主要朝会宫殿之一。含元殿是大明宫前殿,遗址现已发掘并经复原研究。殿在台地南缘,高出平地15.6米,雄踞于全城之上,前景开阔。殿身面阔十一间,67.33米,进深四间,29.2米,面积1966平方米,与明清北京紫禁城正殿太和殿相近。殿单层,重檐庑殿顶,左右外接东西向廊道,廊道左右两端南折,与建于高台上的翔鸾、栖凤二阁相连。整组建筑围成凹字,好似雄鹰展翅,既是宫阙,也是主要大殿。含元殿是中国最伟大的殿堂,气魄宏大,......[查看详情]
拉甫乔克故城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内,东距哈密市65公里。为汉─唐时代城址。地理坐标:东经92°54′28″,北纬42°56′16″,海拔614.2米。1957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颇具规模,有南北二城,平面呈“吕”字形。由于白杨河水自两城间流过,致使古城遭受破坏。城内已被辟为村民居住地或果园,原有建筑大多被毁。在古城内外发现的陶片主要是夹砂红、灰陶。多为轮制,火候较高。纹饰以花边刻线和附加堆纹为主。器形有......[查看详情]
巴里坤古民宅最早的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已有13代人居住过,最晚的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已有5代人居住过,完整和较完整的有五家,门楼9座,门楼除兰州湾子有一家外,其余均在汉城内。 巴里坤古民宅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古丝绸之路新北道鼎盛时期开始修建,嘉庆——民国末年之间陆续形成的巴里坤古民宅群落,与新疆“庙宇冠全疆”的巴里坤是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在新疆是罕见,是中华汉文化建筑艺术在西域的集中体现,也是一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具有较高......[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