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在潮安县归湖镇神前山,占地约四亩。此墓修筑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王大宝(1094-1170)字元龟,海阳县龟湖汤头(今归湖镇金光村)人。 “潮州八贤”之一。南宋建炎二年(1128)榜眼,历官南雄州教授,枢密计议,差监登闻鼓院,连州、袁州知州,国子监司业兼崇政殿说书,提点福建、广东刑狱,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大宝富学识,崇朴俭,性刚正不阿,在官悉心力,倦倦于抗金大业,誉满朝野,有直臣风。著有《易经证义》、《经筵讲义》、《谏垣奏议》、《易书诗解》等。 ......[查看详情]
辽河碑林坐落在盘锦市湖滨公园西端,由碑展区、游览观赏区和旅游服务区三部分构成。辽河碑林是迄今为止东北最大的仿古建筑,收藏我国从文字符号、甲骨文到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的各种书体精品碑刻2000~3000块,为我国最大的、惟一不断代的碑林。
慧如公园位于潮州城区韩江大桥东引道(东山路)南侧,占地1000亩,全园共有七山一湖十二个游览区,是由旅泰侨领、大慈善家谢慧如先生捐资,潮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兴建的。该园原称东山公园,1992年易名为“慧如公园”。 公园大门是由3块特大白石拱型相嵌而成,有3个进出口。内有大型喷水池,40米长水幕向上喷射,银光闪闪。 中间耸立高约5米的谢慧如先生铜像。至顶峰有36米直径摩天轮,是让游人玩乐尽兴的天地。与摩天轮遥对的山坡是全园的最高峰,山上建造一只高、宽都是9......[查看详情]
纪念碑座落在葫芦岛港码头西山,面面崖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西南是海岸坡地。此碑是张学良将军撰文,并在开工典礼上亲自揭幕的遗物——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碑。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碑一通,位于碑亭内。石碑通高18米,造型整洁严肃,美观大方。碑亭基台正圆形,直径72米,边缘设三步阶道。平台上砌0.7米高的方围墙,四面有通道。四根26米高的水泥方柱支撑梁架,亭盖四面陡坡飞檐上翘,顶上有圆楔尖。碑亭通高5米,占地43平方米。碑亭内......[查看详情]
葫芦岛港位于葫芦岛西南的渤海辽东湾内,属龙港区。明称“葫芦套”,以状似葫芦而得名。港阔水深,夏避风浪,冬微结薄冰,为不冻良港。岛名始建于《辽东志》。面积18平方公里,长约7公里,最高处海拔160米左右。葫芦岛景色秀丽,在东山的半山腰有一幢白色小楼,为约70年前张佐霖所建别墅。还有张学良建港时在西山上立的“建港碑”一方。望海寺海边有海水浴场,海滨公园有望海亭、清风亭和建园亭3座古代建筑形式的凉亭临崖而立。还有喷水池、儿童游乐场等设施,为旅游避暑胜地。
位于蒲城县翔村乡南陶池村。该村紧靠渭清公路,城门楼、城门洞、城门、城墙、古树都非常完整。该村堡内共有40户人家,120多口人,居住集中整齐,南北两行,相对排列,以路相隔,完整而对称。堡内无明显的现代化建筑,均为黄土高原民房样式。 游人一到该村口首先看到一木制牌枋。横额写有“黄土高原民俗村”七个大字。东边一片黄土高坡,沟下全是果林和一棵突出的古茶树景象,西望即为坚实、完整的南陶池古城堡,该堡建于明朝末年。 该村虽住户不多,但大都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查看详情]
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华州大地震时毁坏,次年重建,清代维修过。解放后,又经整修,鼓楼内陈列着渭南出土文物。鼓楼系城门重楼式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深3丈,周围有庭柱。东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个,上层为3间楼阁,砖台下南北向有门洞长5丈,上额“渭南县”,两则刻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门洞背面上额刻有“具瞻”二字。
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渭南市关中平原的东端,是黄河、渭河、洛河的交汇区。北起大荔县华原乡,南到老西临公路,东以黄河为界,与山西、河南相临,西沿渭河至华阴、潼关三县。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约宽15公里,总面积4.67万公顷。 三河湿地境内地势平坦宽阔,河漫滩地和一级阶地被渭河和洛河切割为三大块。沿黄河呈南北带状,沿渭河又呈东西带状。应受黄河泥沙影响,处滩高于内滩,常年积水,形成沼泽、草甸和盐碱地带。保护区有六条支流注入黄河和渭河,到了汛期,黄河水常倒......[查看详情]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位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泉护村、安堡村,为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遗址。 遗址中发现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墓地和居址。墓地在元君庙,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发现墓葬共57座,其中45座分属于东西两个同时并存的墓区,每区墓葬可分三期,依早晚次序分列成3个纵行。除一部分单人墓外,28座是同时葬入的多人合葬墓,每墓少者2人,多者25人,均仰身直肢,头向西。居址位于泉护村,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房址有半地穴、地穴式两种。半地穴......[查看详情]
甜水沟遗址位于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东的甜水沟内,为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30万年~50万年。 遗址发现有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命名为“大荔人”。大荔人头骨化石粗壮,眉脊发达,前额后倾,带有明显的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体质特征,与北京猿人接近。但是其顶骨较大,枕骨隆凸前面呈凹陷状,鼻骨窄长,眼眶近乎方形,虽然颧骨较为朝前,可是吻部并不突出,脑容量达1120毫升,这些特点又比北京猿人进步。时代为距今20万年左右。已发现石制品800多件,主要是形体较小的石片石器,......[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