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方山景区位于江宁区科学园内,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紧靠正处建设中的大学城和高新企业区。 从远处望去,方山是一座不太高的平顶山(海拔约208米),远望如一方印,古称印山。因戴笠飞机在此失事,一度亦称戴山。方山虽不高,但由于位于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周围较低的部分布着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砖红色砂岩及第三系中统洞玄观组砂砾层,形成缓坡。在洞玄观组之上复盖着上第三系上新统的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 根据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的分层及上下关......[查看详情]
沃公祠位于天长市区东郊洗马塘东侧,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当年,倭寇由扬州西犯天长,著名抗倭将领沃田率部英勇抗击,不幸牺牲,为纪念他的功绩,知县黄泰然奉命设祠纪念。
岐阳王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盱眙(今属江苏)人。明太祖朱元璋姊子,曾为太祖养子姓朱。十九岁为将,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封曹国公。卒后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钟山之阴,为明孝陵的陪葬墓。 明岐阳王李文忠陵建成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成化和清光绪年间两次重修神道。现存面积14000平方米,前部为神道石刻,中部为享殿遗迹(台基已复原),后部为墓冢。神道石刻有石碑一,望柱、石马及控马官、石羊、石虎、武将、文臣各二。 经过整治后的陵园,神......[查看详情]
杨捷(也称杨府将军)墓位于谕兴乡草庙山东麓,是天长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历史价值的清代早期古墓葬。杨捷(1618—1700)字元凯,江苏宝应县人,曾官任清光禄大夫、昭武将军、少保兼太子太保、督江南总兵等。死于封赠少傅太子太傅。杨将军墓占地25亩,气势恢宏,十分壮观,墓葬群用人工挖土堆积20—30亩左右的高大土丘,墓前有长500米、宽30米的神道,实为罕见,墓前石华表、石牌坊、石象生、墓志铭等石刻文物一应俱全,这批石刻文物构思独特、造型优美、雕工精细、形......[查看详情]
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包括卧牛湖风景区、韭山洞和禅窟洞等景点。卧牛湖风景区总面积21000亩,是凤阳人于1958年用智慧和汗水兴建的一座库容量为1.03亿立方米,面积11.1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所以又叫凤阳山水库,这里青峦叠翠,修竹茂林,浮山游云,雁飞鱼跃。韭山洞和禅窟洞中,钟乳石、石笋等形态各异,且显豪放气迈。
陶行知墓丘直径约8米、高2.80米,墓前台阶7级。墓道立有墓碑和牌坊等。墓碑碑额刻云纹,高0.60米、宽1.56米、厚0.20米;碑身高2.28米、宽1.50米、厚0.24米,正面刻沈钧儒题:“陶行知先生之墓”,下署“中国五十三人民团体公葬”。碑座高0.21米、宽2.35米、厚1米。牌坊立于1946年12月,高约5米,宽4米,横额上刻陶行知书“爱满天下”,坊柱上刻郭沫若题陶行知遗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解放后,该墓经多次整修绿化,供人凭......[查看详情]
方孝孺墓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孝孺生于1357年,卒于1402年,浙江宁海人。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因为太子朱标死得早,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这就是建文帝。后来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夺取了皇位。要方孝孺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坚拒不从,被灭十族(九族加门生共十族),遭难者达873人。 明万历年间,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代表剧作《牡丹亭》)为其修墓立碑建祠,后毁于战火,清李鸿章任两江总督时,又重新为其修墓立碑,民国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查看详情]
凤阳明古楼是我国最大的鼓楼。它的结构、方向与其他鼓楼不同。一般鼓楼大多是南北方向,而凤阳鼓楼却是东西方向。 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楷书大字。 凤阳明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位于县城中央,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鼓楼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是中......[查看详情]
吊桥是半山寺的俗称。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住持僧法龙96岁时圆寂,其徒视其肉身不腐,装金供奉于庵中,“文化大革命”中遭焚毁。半山寺古名“翠云庵”,离慧居寺5华里路。小庙背依嵯峨山峰,前临千仞绝壁,险峻异常。寺庵瓦舍5间,正中三开间为佛殿,两边为僧人住房。殿前为室内走廊,下装板壁,上安玻璃,可凭窗远眺。走廊东西各开一扇小门供出入,是游天台往来的咽喉要地。小门如果关闭,上下都无法通行,大有弹丸关塞之势。登山宜在此处休息。正如廊下游人留记的一句话所云:“来......[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