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遐昌阁座落在城东万寿宫内,背后东岭挺秀,前面沱水东流,环境旖旎雅致。 阁楼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为六方木质阁楼式结构,共三层,高20米。阁以抬梁式大木结构为主体,阁内12根大柱支顶,一层一檐,逐层向内收缩,似塔而非塔,造型独具匠心。屋面下层平缓而上层陡峻,各层出檐起翘,檐下卷棚支撑;第三层屋面6条垂脊交汇于一点,上盖彩色玻璃圆葫芦宝顶,古朴典雅。 遐昌阁内部装修古色古香,下层花窗门6扇,上有各种花鸟鱼虫和人物浮雕。正门额匾书“览胜舒怀”,......[查看详情]
东关门位于古城沙湾,一边接奇峰山麓,一边扼沱江河道,整个建筑面积只有50平方米,高12米,分上下两层,下为关门,上为住兵间。是沙湾进入古城核心区的重要关口。 东关门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穿斗式构架,硬山顶,石木结构。清时有士兵把关,盘查过往行人。仍是沙湾与古城核心区来往的主要通道。
靖边关亭楼位于县城北2公里许的雷草坡山坳上。南向为路亭,东向为门楼。旧时,凤乾往来,雷草坡山坳是必经之地。出县城一路上坡至雷草坡山坳,行人已是气喘吁吁,筑路亭供行者歇息。而门楼却是一座古军事建筑,雷草坡山坳俯视县城,坳东西两侧大山高耸,雷草坡山坳成为进出县城的咽喉之地,筑门楼驻兵丁,起哨卡作用。 有据可查,路亭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一座长方形的抬梁式木构架建筑,面阔5.4米,深11.2米,两面坡屋顶,上盖小青瓦,亭内两侧有长条木枋供坐卧。门楼......[查看详情]
进奇梁洞,过古战场,溪边是一个小小的码头。从这里上船,便进入奇梁洞的第四大景区—“龙宫”。 坐在船中,看岸边怪石嶙峋,气象万千。或如蛟、或如鳖、或如龟、或如鸟、或如象,在五彩的灯光下,色彩斑澜,形态华肖;更有龙蛟腾跃、紫电飞空、金霞生辉的特殊水中世界,令人神往,撩人遐思。 奇梁洞景象万千。目前开发出来的景区景点还只是前洞沿河不到2000米深的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后洞将逐步开发出6大景区约150余个景点。后洞漂流,幽深山洞里,千曲......[查看详情]
亭子关又称王城,在湖南省凤凰县黄合乡境内,为湖南西部边陲,西去几百米就是贵州省界,是中国南方长城的起点。 亭子关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至今已有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亭子关是在孤山山筑城,青石围山而砌,是一个面积6359平方米的圆形屯堡。这个屯堡原设东、西、南三个大门,筑有城墙箭垛,设有4个炮台。城墙内是兵房及守关兵丁家属居所。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屯堡如今已成苗汉人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家园;古城门门楼早已在风霜雨雪中损毁无存,城门遗迹......[查看详情]
天下第一大石桥又名乌巢河大桥,飞架于乌巢河深谷之上。桥东是高耸天半的大马山,桥西是直插霄汉的骆驼山,一桥横空东西,若巨龙腾飞,气势磅礴。 大桥以青灰色白云岩为石料,采用全空石肋拱式结构修筑,主拱净跨120米,为世界之最。桥长241米,宽8米,高42米。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科学,造型之优美,工艺之高超为桥梁行家所推崇,专家认为,"乌巢河大桥开创了公路大石拱桥的新水平"。 天下第一大石桥是桥梁专家田云跃的杰作。1989年动工,历时一年,1990年竣工通......[查看详情]
三潭书院位于县城东北部的吉信镇(古称得胜营)境内,距县城22公里。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贵州黔东兵备道吴自发(别号诚斋)回乡探亲(吴系得胜营人),吴在与亲朋故旧闲谈中,对自己读书不多深表遗憾,同时,对故乡苗汉杂居,文化落后的现状深感忧虑,决心在家乡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家乡子弟的文化素质。 清朝朝廷曾发放一笔平蛮阵亡士兵抚恤银,其中有部分无人领受。清同治末年,吴自发将其运回凤凰,在得胜营的万溶江三潭(即杨柳潭、罗布潭、漆树潭)之上的山丘,修......[查看详情]
张谷英村位于岳阳县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 500多年前,风水先生张谷英为了谋生,携一家老小从江西一路西行来到这里,看到这个地方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是一个适宜居住的乐土,便在这里兴建住宅安了家。后来子孙繁衍生息,便形成了这样一片楼阁参差、路道纵横、屋脊连着屋脊、天井接着天井的大屋场。张家的后世子孙便以其始迁祖的名字命名他们的住地为张谷英......[查看详情]
位于资邵两水交汇口东南侧。小游园是以水府庙戏楼为主体,沿资水河岸向东延伸而新建的一座小园林,占地2000平方米,建成于1982年。游园小巧玲珑,景色宜人,又地处闹市,交通便利,特别适合老年人活动。尤其夏季,宾客满座,饮茶和开展文娱活动取乐者甚众。
高家堡古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弥川。城池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原隶属佳州,清末划归神木。该城位于神木县城西南海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原为夯筑土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用砖包砌,清乾隆十五年(1750)、三十三年(1768)两度重修,后多次修茸。该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南墙均长311米,南北墙均431米,残高6.5—9.1米,基宽7.52米。城墙上部建有1米高的女墙,间有垛口、嘹望洞。北城头修有三官楼,东南角建有魁星楼......[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