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建国粤军将士墓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莫愁湖畔。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清军将领张勋率军沿津浦线南下,粤军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奉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之命,率粤军将士挥戈北上,迎击清军。粤军奋勇杀敌,首捷固镇,再捷宿县,直捣徐州,张勋败逃。粤军凯旋后,将阵亡的61具将士遗骸运抵南京,选择莫愁湖畔建立建国粤军将士墓地。孙中山先生亲自手书“建国成仁”四字墓碑,黄兴撰写“粤军殉难义士之碑”。 抗战胜利前,建国粤军将士墓已是墓冢荒芜,墓碑歪缺,杂草丛生。......[查看详情]
韩恢墓位于中山门外卫桥以东,宁杭公路的南边。1928年11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第一公园烈士祠内隆重举行了“韩恢烈士殉难六周年纪念大会”。随后,将韩恢遗骸从小营迁葬卫岗,并专门建造一座烈士韩恢墓地。 韩恢(1887-1922年),字复炎,江苏泗阳人。早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1913年,孙中山在上海发出讨袁通电,韩恢被推为江苏都督,率军作战;失利后,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1922年,陈炯明发动叛乱,......[查看详情]
阎锡山故居简介 阎锡山旧居始建于1931年前后,陆陆续续,时建时停,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才建成现在这样的规模(因抗战爆发,一些工程尚未完全峻工)。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又名昌春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东花园、西花园以及子明慈幼院,大小共二十七个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七百余间),总占地面积33000多平方米。 阎锡山故居东花园 进了大门,是东花园的一院。这是阎居里最大的一个院子,四面均建厅......[查看详情]
基本介绍 耗资4000多万元、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2009年9月26日在南京市紫金山北麓建成开放。 据了解,它是世界上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苏等国空军在中国大地上联合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历史。纪念馆共分为四部分,分别由“奋勇抗敌”、“国际援华”、“壮志凌云”和“缅怀先烈”四个部分组成。 为让更多人了解当年历史,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这一天,我们等待了近十年,今天终于建成了。”看着眼前开放......[查看详情]
范鸿仙墓位于中山陵园东蚂腰东坡处,原范鸿仙墓的规模很大,有牌坊、墓道、祭堂、碑亭等,抗战中被毁。抗战胜利后,在原址重建。范鸿仙墓为长方形,墓前竖有一块约1.5米高的墓碑,上刻“范鸿仙将军之墓”七个鎏金大字。范鸿仙墓在十年动乱中被彻底毁坏。1972年10月21日,国务院指示江苏省人民政府着手修复范墓。同时,将范夫人、老同盟会员李贞如的遗骨由汤山坟头移来合葬。范鸿仙墓碑上刻“范鸿仙先生之墓”七个大字。 范鸿仙,名启光,字鸿仙,188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贫......[查看详情]
铜鼎石台位于中山陵正南面,铜鼎石台是中山陵园纪念性建筑之一。1929年,孙中山先生灵柩奉安中山陵后,戴季陶和国立中山大学全体同学为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决定捐资铸造一尊铜鼎,铜鼎石台安放在中山陵前。 铜鼎,又称宝鼎、孝经鼎。铜鼎基座部分由夏行时设计,鼎身由张镛森设计,金陵兵工厂铸造。戴季陶对此鼎的设计和铸造极为重视。1932年4月9日,他以书面形式,对有关设计和铸造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圆形铜鼎,鼎上五方(万一五方不易妥当......[查看详情]
驻外使节九烈士墓位于南京中华门外菊花台公园内,驻外九使节烈士公墓距中华门约三公里。驻外九使节烈士公墓由墓道、墓碑和九座墓冢组成。墓道由东向西折北,约百余米,原矗立于路口的写有“忠烈公园”(于右任书)的牌坊,现已无存。墓碑通高2.5米,宽2.2米;碑身高1米,宽2米,碑文为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撰写。墓冢坐北朝南,呈扇状排列,每座墓前均有祭台。驻外九使节烈士公墓后为菊花台主峰,有半圆形水泥护壁,地面为鹅卵石铺砌。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查看详情]
江滨景观公园简介 2002年下半年以来,长乐市委市政府选址郑和下西洋舟师必经之路的闽江口南岸,利用采石废矿区,建成近3公里长的江滨景观公园走廊。 江滨景观公园郑和广场 江滨景观公园走廊的核心景观是郑和广场,距市区8公里。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郑和石雕像位于月亮湾西端,临江矗立,面向大海, 高度14.05米表示郑和首次下西洋时间为1405年,基座高2.8米、宽7米,表示由此开始的28年期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广场的中心建有郑和祭海坛,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