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昆仑山口属多年冻土区荒漠地貌,地质系古代强烈侵蚀的复杂变质岩所构成,间有第三纪沉积物构成的丘陵低山和丘垅。山坡谷地生长梅、虎爪耳草、等高原冻土荒漠野生植物。登临山口,巍巍昆仑的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的群群奔马,随着风起云涌,滚滚向前。
昆仑公园是格尔木人的主要休闲场所,位于市中心黄河路和盐桥路的交叉口,是一座开放式的公园。 公园中央是一个三层平台,下方有一深坑,摆放几十桌台球桌,蔚为壮观。公园东侧是一个人工湖,可以划船。园内的藏北情朗玛厅是一个藏族歌舞厅,10点半后有歌舞表演。每逢周末,男女老少围成一圈跳锅庄,非常热闹。
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世界闻名,这是由于风化引起的。盆地的盐产以及矿产都相当丰富,怪不得人们将柴达木盆地誉为“财富盆地”。同时,它也属于狂风盛行的沙漠地域,在春秋两个雨季,盛行大风,受到西部昆仑山脉的阻挡,狂风在这里改变风向,同时风速也降了下来,于是在这块带状地域沉积了很多的卵石和沙粒。对于整个柴达木盆地,它是一片沙漠景象。它的腹部沉积着群山被侵蚀后落下的碎石,以及由风携带而来的碎石片和沙子。 柴达木盆地的西部是一片不毛之地,虽然隔几天有长途车从这里经过,但......[查看详情]
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地处柴达木盆地,它依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托昆仑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柴达木盆地丰富的资源,已经形成以工业旅游、寻根朝觐、登山探险、历史探古、文化旅游等为主的西部旅游中心。此旅游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茶卡盐湖、万丈盐桥使人走入梦幻般的盐世界;纳赤神泉被誉为“冰山甘露”,至今还流传着当年文成公主一行进藏时在此歇息的佳话;生活在柴达木盆地的蒙古族在青海高原数百年的生活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青海特色的蒙古族风情;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查看详情]
这是一座天然高山平湖,海拔4300米,东西长约12000米,南北宽约5000米,湖面最深处达107米。湖水粼粼,碧绿如染,清得透亮。水鸟云集,或翔于湖面,或嬉于水中,湖畔水草丰美,珍禽相伴为戏,乐不可支。
蒙古族风情园位于市中心西10公里处,格尔木河下游的清水河、金鱼河两岸,是一处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民族风情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大大小小的蒙古包,如颗颗洁白的珍珠,撒在无垠的草地上,游客在风情园中,可以体验到蒙古民族热情豪放、真诚坦荡的民族性格,能感受隆重、古老的民族礼仪,能欣赏到美丽动听的民族歌舞,能品尝到以牛、羊肉手抓为主的多种青海风味小吃和各种特色的民族食品,还能骑上骏马、骆驼,一览大草原的无限风光。夜晚来临时,园内会举行独具特色的草原......[查看详情]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又称“延一井”。位于延长县石油希望小学操场内,遗址占地200㎡,有康世恩题词“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纪念碑和井上抽油设备一套。据记载,人们发现并利用陕北石油,始于秦汉。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高奴有淆水,可燃”。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说:“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首命“石油”之名,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比1556年德意志人乔治?拜耳对石油的命名早了600年。石油开发的最早记录始于元朝,《元一统志......[查看详情]
安塞县文化文物馆位于安塞县城内正街。陈列分5个单元:1.戎韵狄风;2.秦关汉寨 3.隋唐风采 4.宋夏相争 5.封建未世。该馆全面展现了安塞县历史和文物概貌。馆中还展示了“安塞民间美术”,有民间剪纸、民间绘画、民间泥塑等,其中安塞剪纸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由高速公路从延安至安塞县城不足半个小时,到安塞观光,可以充分领略陕北黄土高原风情文化内涵。 安塞县文化文物馆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在开展全县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同时,......[查看详情]
南泥湾农场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面积225平方公里。系丘陵沟壑区,土壤为黄绵土,水稻土。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境内有毛主席旧居、炮校、九龙泉、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等景点供中外人士参观学习。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 1965年10月,陕西省政府决定,为恢复和发扬南泥湾农垦的革命传统,组建了陕西省农建师141团,现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农场。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查看详情]
周陵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6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周陵中学内。传说为周文王、周武王陵。周文王陵底部周长310米,高11.8米,墓前有清代毕沅所立的碑石。陵北100米处为周武王陵,底部周长285米,高12.3米。两个陵丘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但是也有一说此陵墓应该为公陵和永陵,也就是秦惠文王和秦悼武王陵,理由是西周的丧葬制度是不起冢不封土不建树的。周陵现遗存文王、武王陵各一座,木牌坊一座,献殿两座,配殿两座及镶嵌在四周墙壁上有......[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