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取《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意,又名“永川”。 汪口位于婺源县东江湾镇压的西部,离县城紫阳镇23公里。向西至瓷都景德镇84公里。往南至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58公里。向东到皖黄山10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历史上被儿为“千烟之地”的汪口,如今仍有500来户,1700多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住房,仍保留明清时代的特色和风格。 ......[查看详情]
三峰叠影——苜蓿台 苜蓿台景区位于南郊托里乡境内,距乌鲁木齐市55公里。海拔2020米,面积3平方公里,是一个山顶草场平台旅游区。景区三面环山,将如茵的草甸拥入怀中。环顾景区群峰叠嶂,清风过处松涛阵阵,极目远眺市区依稀可见。景区内绿草葳蕤、野花缤纷,仿佛一条硕大无朋的锦缎柔媚舒缓地敷设在山岭之间。 从春到秋,景区此起彼伏地盛开着十多种野花,黄色、紫色、淡蓝色、红色、白色,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加上多处泉水汩汩、马鹿、野猪、旱獭等野生动物窥行于......[查看详情]
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的路上,有一座名闻遐迩的小城。它的名气,不是来自优美的自然风光,也不是来自醉人的民族风情;它没有惊人的古迹,没有特别的故事,它的出名,只是因为一段优美的旋律和一段质朴诙谐的歌词。它就是歌曲《达坂城的姑娘》中唱的达坂城。 达坂城离乌鲁木齐80多公里,距吐鲁番100公里,312国道在城中穿过。这原是一个平凡不起眼的小城,只有风沙是这里的常客。但自从“西部歌王”王洛宾的《达坂城的姑娘》唱遍大江南北以后,这里也成了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人们......[查看详情]
水磨沟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北郊5公里处,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两岸古木婆娑,泉流喷涌 。古庙、亭台点缀其间。 早在清代,水磨沟已辟为游览胜地。每至盛夏、游人如织。如今经整修扩建,已形成近郊的一座公园。水磨沟里有著名温泉,常年水温28--30℃,含钾、钠、镁、硝酸钾、氡,锌等多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还可作为矿泉水饮用。1982年在此建成温泉按摩理疗医院,引进日本医疗设备,规模一新。不少外地游人专门至此住院疗养。 水磨沟区公园......[查看详情]
高家堡古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弥川。城池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原隶属佳州,清末划归神木。该城位于神木县城西南海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原为夯筑土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用砖包砌,清乾隆十五年(1750)、三十三年(1768)两度重修,后多次修茸。该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南墙均长311米,南北墙均431米,残高6.5—9.1米,基宽7.52米。城墙上部建有1米高的女墙,间有垛口、嘹望洞。北城头修有三官楼,东南角建有魁星楼......[查看详情]
广州航天奇观是由当地农民自行集资兴建的。首期占地20多公顷,总投资2.5亿元。这里有航天科技馆、火箭发射指挥中心、升空馆、太空站、月球馆、太空遨游、星球历险、火山地震馆、360度景视厅等10多个旅游场馆;还有水上世界、傲视蓝天、星座广场、卡通剧场、欢乐天地、荔香苑、战鹰雄姿、友谊营地、音乐喷泉等娱乐场所。还有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实体和广州第一家汽车电影场、英语乐园等。
由美国高尔夫球明星LARRY NELSON为设计指导,香港职业高尔夫球好手丘水明先生为顾问,台湾著名高尔夫球场设计师林真荣先生设计的狮子湖高尔夫球场,总面积两千多亩,球场已于95年12月18个洞全面开打。球道的设计,更是独步高坛,集成了“人”的智慧精华与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众多无论职业的还是业余的高尔夫球手又惊又喜。 面积广阔的天然湖泊,占整场面积的三分之一,珊瑚状地分布于青山绿草之间,无论从眼睛的视野或心灵的感觉,都会从中体会到在大自然清新的气息和心......[查看详情]
位于巴音布鲁克草原尤勒都斯山间盆地,海拔2500-3500米,是一个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10千米的高山湖泊。1986年被批为国家级天鹅湖自然保护区。每当春回大地之时,大批天鹅从印度和非洲南部成群结队飞跃丛山峻岭,来到天鹅湖栖息,繁衍。湖水清澈,四周为雪山环绕,景色十分美丽。当地蒙古族牧民视天鹅为贞洁之物——美丽的天使!
新疆乌鲁木齐人民剧场是我区一座独具欧亚民族特色的宏伟的文化建筑。剧场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三层结构建筑面积为9,880平方米。 人民剧场自1955年8月动工修建至1956年12月中旬完工,于1957年元月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自1957年至今,人民剧场已走过进半个世纪的辉煌里程,曾经出色的完成了党委、政府所交给的各项重大任务,同时也为繁荣自治区文化艺术事业,丰富各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五 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人民剧场曾是自治区......[查看详情]
沙头角中英街,是深圳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街两制”街、“社”与“资”的地理分界街、“社”与“资”谁优谁劣的公平竞争街。 位于大鹏湾畔沙头角镇内的“中英街”,长不足一里,宽不盈两丈,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两边商店林立,商品来自五大洲,品种齐全,数量繁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中英街”真正的兴旺繁荣,是在1983年中港双方签订开放中英街协议之后。由于双方对“中英街”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大兴土木,整饰街道,修建店铺,使得这条小街......[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