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阿克塔斯避暑山庄位于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唐布拉大草原,横贯天山南北的省道315线途径于此,对面是奇俊挺拔的“小华山”、身旁是日夜歌唱的喀什河、往东30公里处即是为纪念修筑天山公路而长眠于此的英雄们修建的乔尔玛烈士纪念碑。草原上处处绿草茵茵,山花烂漫,雪岭云杉交相辉映,高山白云相依相伴,一步一景,如诗如画,具有瑞士风光之神韵。 在阿克塔斯避暑山庄,既可避暑疗养修身养性,又可与哈萨克族姑娘载歌载舞,一品民族风情,既可一登华山,览众山之雄姿,又可骑马......[查看详情]
伊犁河谷--伊犁地区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角包括伊宁市,(是我国最西部的城市)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察布差尔县、霍城县。伊犁的名于伊犁河,伊犁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国际河流,风景优美,植被丰富,被赞为塞外江南,俗称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 伊犁河谷是西王母之都,西极天马的故乡,是丝绸之路北线和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及中亚人种的展览馆。 新疆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查看详情]
伊犁河大桥 位于伊犁地区伊宁市境内,地理坐标:81°18′37″,43°54′16″N,海拔650m。 伊犁河大桥是伊犁第一座现代化桥梁,建于1975年。大桥位于伊宁市城南5km的伊犁河上,桥下水流湍急,河边树木茂密,桥北岸为伊宁市区,桥南岸10km处则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县城。伊犁河大桥的桥型属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下部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承台,并特设有钢板破冰体,以防春季融冰时,巨大冰块对桥梁的冲击。全桥共九孔,远眺九个拱孔加九张巨吃支......[查看详情]
草原石人在昭苏境内分布较多。小洪纳海石人在昭苏县城东南5公里草原上,系隋唐时突厥游牧民族的的墓前石人,高230厘米,头宽35厘米,宽身50厘米,面东而立,双手抱置胸前,右手似执有硫、盏之类东西,头发多辫,分技在身后,腰间刻有古代民族文字。刻工古拙。 最有名的是小洪纳海的女石人,立于昭苏县城东南5公里的草原中。婷婷玉立,造型优美。有多条长发辫披垂在身后,下部还刻有文字。 草原石人在巴里坤、温泉县和伊犁河谷各草原均有发现,总数......[查看详情]
凤义兴商号楼,位于市区南大街,为清代自金陵迁居桐城的巨商凤士标所建之店铺和住宅。 商号楼,坐西向东,面临大街,前后共三进,抬梁式砖木结构,层楼高墙,平面呈梯形,面积为606.28平方米。前进为商店铺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侧设墀头山墙。楼层板壁,与中进之间廊楼构成方形、长方形天井各一。右后侧置扶手楼梯,通往楼层。 中进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高两层,当心间为过道,与后进相联,前后设高廊。后进为居室,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当心间为堂屋,层楼,前......[查看详情]
石门冲,又称石门。冲长1公里,东南崖壁间有魏书石刻“石门真隐”四字,竖行阴刻,高1米,宽30厘米,每字0.032平方米,左下方跋书曰:“云间陈仲传为治金先生书”,每字为25平方厘米。字体端庄秀丽,清晰可辨,据传为明代所刻,石刻西北侧有悬崖、峭壁、飞瀑、流泉,古称“石门”,为历代游人揽胜之所。 邑人明御史赵(钅弋)《石门》诗云:“天生作石门,千古盘空踞。好封一泥丸,石放流泉去。”“石门”崖间,里人明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曾题书刻石,为采石者所毁。
岳西县城的西南角上,耸立着全县境内的最高山峰—海拔1751米的驮尖。去之前,对这个山名一直百思不解,实地一看,方有所悟。驮尖的西南侧以石峰为主,这里石林如海,劈地摩天,危崖突兀,幽壑纵横。虽然这些石林都没高过驮尖之巅,但这些石峰坠得这座山体驮了起来。驮尖是大冈岭中的突出部分。 从驮尖的中间有一向南延伸的笔矗的山脊,山脊两旁为两个山埫,形如“个”字,而两个埫又基本上在山脚下复合。每个山都有溪水流出,当地群众称螺蛳眼,上侧的山叫大螺......[查看详情]
桐城派陈列馆位于公园路“告春及轩”内。该馆以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兴衰为主线,以重要代表作家的师承关系为顺序,纵线排列;以重要代表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学交流、学术贡献为块面,横向展开,汇文物精粹、历史遗存、著作版本、学术研究于一炉。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深入浅出,融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于一体,以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进而弘扬桐城文化,建设现代文都。该馆是了解桐城、认知桐城派及研究古代文学史的窗口,为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青睐。
姚莹故居,位于市区寺巷内,深巷古屋,回廊小院,实为昔日故居一部分,后裔姚永概曾辟此为“慎宜轩”。其旧日院落,有竹一丛,石榴几株,太湖石二,红绿梅各一,红白月季各一。前轩有联云:“门临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 故居为木构架抬梁建筑,撑拱承檐,两坡屋面,青灰小瓦,“井”字形大方格木窗,饰以菱形图案。12间瓦房,前后进各5间,东西厢房各1间,前后左右,对称排列。面积442.7平方米,屋高7.5米。四周环廊,中有长方形小院,面积42.1平方米,用鹅卵石......[查看详情]
方以智故居,坐落于寺巷“凤仪里”,原名“廷尉第”,乃其祖父方大镇廷尉之宅第,其孙方正瑗,命名“潇洒园”。核心地带面积1221.6平方米,计三进。北进和中进,均八开间,为木构架抬梁式建筑,东西端各为两建筑单元:东头明间一间,两侧次间各一间;西头明间一间,两侧次间各两间。每间宽3.8米,长7米,面积26.6平方米。北进和中进之间为天井,面积69.12平方米。天井两旁为长廊,面积64.4平方米。中进和南进之间为长院,面积29.7平方米。 方以智(1611-......[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