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不仅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寺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景区内的白马禅寺存有缅旬僧人赠送的六尊“玉佛像”、台湾佛教基金会赠送的三千册《大藏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寺院封笔提名。 白禅寺位于白马寺山上,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魏司马懿封长平侯曾登临此山而得名。相传唐僧去西天取经,回来的路上经书掉落水中,唐僧曾在此山晾晒经书而建寺。关于“......[查看详情]
沁水示范牧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杨家河村,原为我国和新西兰政府合作在中国北方农区建设的一个示范牧场,现已移交中国经营。农场占地面积3万余亩,建筑面积4348平方米,现有改良草场11310亩,饲料生产基地1000多亩,围栏125公里。沁水示范牧场始终以种草养羊、优良品种培育为重点,农场内已有6个世界著名的绵、山羊品种,分别是考力代毛肉兼用型绵羊、夏洛莱肉用绵羊、安哥拉毛用山羊,南非肉用波尔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以及南非肉用羊利奴绵羊。
云蒙山主峰在阳城、垣曲分界处,高1951.4米,为阳城县境最高山峰。四时岚气弥漫,云雾笼罩,故名云蒙山。山呈南北走向,绵亘县境西南边缘。山势雄浑,峰峦交错,沟壑纵横,山径崎岖,尤以三龛最为险峻。森林资源丰富,古树参天,荒藤、松、桦、椴、槐等上百种灌木树木遍布。金钱豹、麂麝、野猪等数十种野生动物和寒号鸟、斑鸠等20多种鸟类衍息其间,野生中草药材数百种。 登其巅,其雄峻实为罕见。由巅缘壁而下,危蹬凌空,令人颤栗。至第一龛,石洞栖霞,烟云变化,日更万态。地周数方......[查看详情]
小尖山主峰海拔1695米,山势如削,尖如锋芒,直入云天,故名。山体由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组成,山势如削如塑,峭崖千尺,其顶尖壮如锋芒,直入云天,形似帽尖而得名。山上荆棘丛生,林木稀疏,野花烂漫,百鸟争鸣。小尖山的西南部石岩峥嵘,坡度甚陡,山北稍缓,仅有东部一条小路可登其顶。登顶上,远可见群峦叠嶂外一线黄河漫漫东去,近可见千沟万壑烟村雾树兔窜羊奔。纵横县城西南的盘亭河即源自此山东南脚下。 小尖山上石碑林立,古建甚多,有佛光殿、玄天殿、五瘟殿,有千佛阁、春......[查看详情]
析城是古老的中华名山。中国最早的地理经典文献《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时,沿着山脉从西往东,导山疏河经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可见析城山之名甚古,几乎就是伴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而来。 山体呈南北走向,长达20公里。主峰海拔1888米,属太行山脉西南端。岩溶地貌发育,多溶洞、溶蚀洼地、石柱、平谷、岩溶泉等。峰峦挺拔。原始森林茂密,栖有豹、麝、野猪等禽兽。盛产核桃、木耳、山萸肉、菖蒲等。山顶宽广,有汤王池,附近建有汤王庙。牧草肥美,水源充足,宜于放......[查看详情]
拴驴泉附近有山有水,景色如画,森林覆盖率较高,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景区内,水上风光旖旎,堪与“三峡”、“漓江”媲美,鲤鱼山更是在全省独一无二。 传说古代一位小燕王起兵造反失败后,带领他的残部从此经过,由于人困马乏,小燕王下令让部下就地宿营,到处找水。小燕王带领一支马队跑到了一个小山村,看到有一口水井,士兵们纷纷抢水喝,一会儿,井水已被喝下一大半,而马由于水面低而无法饮水。此时,小燕王一着急,就将井扳倒,让马饮用,后来人们称此村为“饮马道”村。另一驮运粮草......[查看详情]
尕朵觉卧由28个环绕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高达5395米,山势高峻挺拔、气势磅礴。主峰终年积雪不化,银装素裹,巍峨壮观。在佛教经典《甘珠尔》中记述了尕朵觉卧神山有关悟道成佛的功德。吐蕃时期吐蕃赞普将此山奉为藏区的主要圣山之一而朝拜供奉。在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也以它为岭国的主要圣山之一供奉祭祀。因此,尕朵觉卧披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千古名山。 由于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尕朵觉卧山未曾受到人为的破坏和污染,生态保持着原生状态。尕杂觉卧的山沟和山腰生长着茂密葱......[查看详情]
巴塘热水沟位于距州府所在地结古45公里的巴塘乡南面山谷。海拔3900米,谷内曲径通幽,植物茂盛,野生动物众多,风景宜人。谷中多温泉,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据有关文字记载,巴塘热水沟温泉沐浴疗疾的历史非常久远。在每个泉水池的石头上都有藏文刻着该泉眼的疗疾功能,这些藏文有的清晰可辨,有的已被风化而难以辨认。
黄河从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经星宿海流到这里,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所阻,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扎陵”是蒙古语,意为“灰白色的长湖”,古称“柏海”。
勒巴沟岩画位于玉树州境内的通天河畔。沿着通天河畔的一条山径来到这里,会让你同时体会到通天河的喧嚣和勒巴沟岩画的静谧、神圣。勒巴沟岩画面江而凿,处于勒巴沟沟口。勒巴沟内蓊郁的草木,也难以掩盖住由岩画和不可胜数、遍布沟内的嘛呢石刻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氛。从沟口唐末释迦像到现今打制的嘛尼石,你可以看到整个藏族宗教石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