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天台山伍龙寺是屯堡古寺庙建筑的典范,它雄峙于一峰独秀的天台山上,四周城墙怀抱,是军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筑。伍龙寺是屯堡古寺庙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它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建筑专家赞誉为“石头建筑的典范”、“深山明珠”。它的结构分内外两部分,外部均用石块砌垒,与山岩由于风化造成的水平线十分接近,浑然一体,表现出粗犷的性格,墙壁上开极少的猫窗,一望即知其军事堡垒的防御功能;内部本构件精雕细琢,特别是大殿前的木雕,一幅一个人物故事,......[查看详情]
相思河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位于贵阳市东北部水田镇境内,面积68平方公里。景区距贵阳30公里,有两条干线公路直达,交通极其方便。 相思河景区是由泥岩和石灰岩组成的峰林峡谷。茂密的森林、陡峭的山峰、幽静的湖面、直泻的瀑布、奔腾的急流,巧夺天工地组成了52处景点、景物的“世外桃园”。景区设施包括相思河度假村、彩凤坪接待中心、望郎山庄等。建筑风格古朴、极具地道的少数民族农家风情。 相思河景区景点:簸箕飞天、刺梨湾、珍珠滩,摩天亭、垂帘峰瀑布群、钓鱼台、龙口......[查看详情]
百丈带瀑布位于灵川县海洋乡安泰村与大境瑶族乡交界的一片原始森林里,因其落差有近百丈之高,当地的百姓便形象地称之为百丈带瀑布。 在百丈带瀑布周围,森林植被保护得十分完好。百丈飞瀑,峭壁绝崖,层次分明的岩石,直刺蓝天的古木,缠缠绵绵的藤蔓,在岩石间欢快流淌的小溪,瀑布下青翠欲滴的小草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花,一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让每一个到了这里的人流连忘返。 百丈带是今年国庆期间桂林比较热门的一条户外线路,网上放出的行程大多是走大境-九块田-铁沙......[查看详情]
在桂平市金田镇金田村。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建筑。有上下两座,左右厢房、横屋、门楼和屋前月池等,占地面积330平方米。金日起义前在韦家横屋开12座打铁炉打造武器,秘密藏于犀牛潭。在月池养鹅,借鹅群"叽嘎"叫声掩盖打武器的叮当声,混人视听。金日起义太平军北上后,全村200余间房子,尽遭清军火烧。1974年对故居遗址进行清理,出土一批铁渣、木炭和炉底烧土、遗物,对故居遗址作了保护。1987年,故居按原貌修复。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是巴马的长寿村。全屯515人,百岁老人多达7人,是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近200倍。人活百岁,并不高龄却无病无灾、耳聪目明、步履轻盈,便是奇闻了。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丽风光、被英国探险队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令人如梦如幻般经历三昼夜的祈寿宫(百鸟岩)......[查看详情]
富川古明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总面积0.42平方公里。几百年来,东、南、北三座城门,城内的文庙、武庙、11条鹅卵石花街、古戏台、灯楼、古井、古民居等建筑及大部分城墙、部分城壕基本上保存完好。1994年被列入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由于资金不足,加之诸多方面的原因,古明城很多建筑得不到有效的维护,文物古迹不断受到破坏。目前,遭破坏最严重的一处是位于古明城西侧的富川高中运动场扩建工地。据文物管理部门测绘,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被毁坏共82......[查看详情]
会仙镇临桂县西南部,紧邻永福县,距桂林市仅29公里。境内交通发达,建有睦洞路、四益路、七里路等7条四级公路,国道良永公路、会南公路、桂梧高速公路贯穿镇区。全镇辖16个村委,144个自然村,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154亩,其中水田59452亩,旱地13702亩。5.2万人口,农村劳动力27549人,镇区人口1.1万人。
白崇禧故居始建于1929年,原占地2041平方米,为组合式大庄园,依山傍水,山下有井池、荷塘,园中有清真寺和学堂,现尚存一座主楼及配楼,占地84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主楼有花坛、鱼池、客厅、楼阁和前后对角炮楼,四周青砖高墙。院内亭台楼阁全木结构,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具有民国初年花园建筑风格。 白崇禧1893.3.18~1966.12.2民国时期军事家,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字健生。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回族。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查看详情]
山尾村是临桂县会仙乡的一个小村,这个村不大,几十户人家,但青砖房不少,与周围的农村相比,建筑上有点档次。山尾村是白崇禧的故乡,白崇禧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在广西是没有人不知道的。临桂县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李宗仁是临桂两江人,解放军著名将领李天佑也是李、白的同乡。
古运河西出睦洞湖,荒滩开阔而水流狭窄,这是一段人工开凿的河道,河床上显露出石埂石梁,当年“凿去碍船之石”痕迹依稀可辨。在远离村庄的一段河滩古道上,有一道跨越河滩的古石堤,石堤上有三座荒废的古桥,古桥未见记载,古道旁有三座古碑,其一碑题“重修神龙”。 过荒滩上的神龙桥、高岸村的牛桥、莫家村的龙门桥,古运河与会仙河相汇,水量增多,沿河而下,在上高桥村、下庄村附近河道上,原有鲢鱼陡、高桥陡等四处古陡门,有的尚存,有的只有遗迹可寻。过古高桥,原有的几处古陡门多......[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