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在山顶罕王庙旁的一片茂密竹林。有一条石径通“罕王庙”与“狮涎泉”、“理妆台”。人入其中,但见翠竹蔽,风鸣如琴。林中幽静娴雅,坐在路旁石凳上,如仙似醉,饶有一番情趣。
紧靠罕王庙后,有座以石条石柱仿木结构的石屋,始建于明代。正室房顶为四坡九脊,用青石板盖顶,梁、柱、斗拱和基均为花岗石。室宽5.7米,进深5.69米,高3.9米,屋内有石柱16根,四周无窗,唯一大门朝西偏南,有台阶数级。1959年,为保护古迹,在屋面用土瓦、青砖护顶,四周加彻砖墙,并定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唐代进士施肩吾曾在此发现一天然石室,仅可容一人蹲坐,常一坐读,故称施肩吾石室。又传明朱元璋之十六子朱权常来梦山与僧人题诗对名,于罕王庙后将施肩吾石室......[查看详情]
在天宝洞岭和梦山之间的一片开阔地面。据传当时附近有藩沅寨之草寇,常年侵扰周围山村百姓。刘护立意为民除害,曾在此地与之决战数日。现在这里已建成为人工湖,既是灌溉万亩农田之蓄水库,又是游人荡艇、游泳和垂钓的好湖池。其水清莹澄沏,沁人心脾,泛舟其上,其乐无穷。
古式六角形,周围可坐,在梦山山脉西峦,好汉坡顶上,为观景胜处,也是游人登山中途憩息之所。临此亭中,居高望远,凭虚御风,心旷神怡,有飘飘欲仙之感。人语其中,声波荡漾如在瓮。
位于彭泽县境内乌龙山下。是全世界已开放的800多个溶洞中规模较大的一个。这是一个洞的世界,是个洞连洞、洞中有洞和洞外套洞的地下龙宫。由龙宫、玉壶、映山、通天、竹林、仙真等八个大小溶洞组成。外面生就天然“龙门”,又称拱桥。洞身向着东西延伸,全长1700余米。里头一派龙宫景象,有东宫、西宫、后宫、回廊、水晶宫、鼓乐厅、仙游楼、地下河等多处,其水晶宫,高30米,长宽约在60米间,传为龙王举行大典之处。还有娘娘、宫女、龙椅、龙鼎、龙钟、龙鼓、石幔、石花、海鲸、海狮......[查看详情]
陶渊明祠于1984年从面阳山迁至沙河街东北隅一处风景比较幽美的山麓,仍按原貌恢复.祠的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砖木结构,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又像古书院的建筑形式,分正堂和前厅两重,中隔天井,两侧配有厢房,简朴大方.正堂塑立了2米多高陶渊明身像,相貌庄重,头部扎漉酒巾,手握着一卷《山海经》。两壁镌刻陶渊明四十一代孙、明邑庠生陶享所撰《陶靖节祠祀文》,又清翰林刘延琛所题书的匾额:“羲皇上人”、“望古遥集”。大门首有明嘉靖年间进士薛应旗为题书的“陶靖节祠”石匾,......[查看详情]
又名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宋人蒋之奇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形容。传说五代有位皇帝老儿,赐封它为“宝石山”,并捐建“福星龙安院”于石墩上。宋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由于历尽沧桑残存无已。上生竹木,墩境依旧幽雅秀丽。伫立其上:远眺庐山,淡烟轻掩雄姿;近观湖水,碧波连......[查看详情]
大胜塔位于能仁寺内大雄宝殿东南侧,建于东晋,为砖石结构,六角七层,高42.3米,底层对角直径长8.9米。清人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大闹能仁寺”故事就取材于此。一千多年来,虽然经风雨侵蚀,地震摇撼,仍巍然屹立,毫无倾斜,远望近瞻,雄伟壮观。
涌泉洞位于九江县城西30公里处,以洞中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已是一个规模较大的石灰岩溶洞.在我国清朝时期的县志曾有文字记载,洞内藏有明朝的瓷器骨针、围棋子等历史文物。涌泉洞面积13000多平方米,游程1400多米,其中水域3900平方米,游程680多米,有10个景群120多个景观,石灰岩与涌泉水的结晶,造就广大然的地厂艺术宝库,由石花、石幔、石笋形成的奇景异物,触目皆是,色彩缤纷,形态逼真。涌泉洞中,地下水极为丰富,暗河潜流遍布,四通八达,洞内空气清新......[查看详情]
铜岭铜矿遗址位于江西北端的瑞昌市夏畈镇的幕阜山东北角,为商周时期的遗址。 遗址分采矿区、冶炼区两部分。古采矿区集中分布范围约7万平方米;冶炼区分布于矿山周围山脚下。在采矿区内清理发掘出古竖井103口,巷道19条,露采坑7处,工棚5处,选矿场1处等遗迹。出土有石、木、铜、陶、原始瓷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500件。在冶炼区揭露春秋时代炼炉2座。出土的提升工具木滑车分别有商、西周、春秋各代之物,表明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已将木制机械用于矿山开采。这批提升工具也是世......[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