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龙兴古刹,又称大龙兴寺,俗称龙兴寺,位于凤阳县城北面“第一山”下。它的前身是於皇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出家礼佛于此,为朱元璋的发祥地。 龙兴古刹建于明兴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朱元璋亲自写了《龙兴寺碑》碑文,御书“第一山”碑,制定了一部《大龙兴寺律僧法》。明初的龙兴古刹,规模宏壮,拥有佛殿、法堂、僧舍共三百八十一间,为我国名刹之一。明清二代,古刹多次遭兵、火之灾,规模逐渐缩小。到清末,古刹面积仅有明初时的二十分之一。文革初期,又遭人......[查看详情]
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670公顷,位于乐昌市境内,地处粤湘交界处,南岭自然保护区的东面,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29种,如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白鹇(广东省鸟)、蟒蛇、穿山甲、猕猴、广东松、福建柏、银杏、天麻、肉桂等。
苏东坡纪念馆简介 宋朝绍圣初,苏东坡摘贬惠州三年,大力资助修堤建桥。今在孤山上建有苏东坡纪念馆和塑像。 苏东坡纪念馆组成 苏东坡纪念馆位于苏堤的南端,由庭院、展厅和东坡世苑三部分组成。苏东坡纪念馆庭园由矮栏竹篱圈围,园中花木扶疏,竹影婆娑,中央为一尊花岗岩雕刻而成的苏东坡全身像。苏东坡纪念馆展厅为两层,楼下展区是苏东坡在杭州的政绩介绍,展示苏东坡救灾赈民、疏通六井、开凿运河和整治西湖等政绩。 苏东坡纪念馆楼上展区介绍了苏东坡......[查看详情]
涪陵周易园原名点易洞,位于长江北岸,与涪陵城隔江相望。据《舆地纪胜》和《涪州志》载,北宋程颐曾在此注《易》6载,写成理学代表作《易传》,程氏理学由此发祥。园西壁上刻有“点易洞”字迹。 “点易洞”是一人工开凿的石洞,现今洞口上方尚有“点易洞”三字。洞内有朱熹游此的题诗:“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 周易园中心景点为一长400米、高20米的摩崖石刻,上有黄庭坚、朱熹、陆游、王士祯等历代名人书法手迹80余幅。崖......[查看详情]
碧阳镇五里村紧邻黟县县城,南连钟山水库,东接中城山庄,西倚南屏古民居群。五里百户农家近年来在132公顷土地上发展桃、梨、桑、茶、板栗37.4公顷,用材林、毛竹林59公顷,全村森林绿化覆盖率达70%,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五里村一跃成为全省绿化先进村、全国科技推广示范村。 五里村多丘陵岗地,经过当地农民辛勤劳作,这里已是林木成片,四季瓜果遍地,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一座座现代农民住户闪现在绿色树丛中,村中古道、钟山水库映衬出五里......[查看详情]
巫峡又名大峡,以“秀”著称,它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余公里,是以奇秀饮誉长江。包括金盔银甲峡和铁棺峡,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峡内有三台八景十二峰以及孔明碑等景点。三台为楚阳台、授书台、斩龙台;八景为南陵春晓、夕阳返照、宁河晚渡、青溪渔钓、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观贞石、朝云暮雨;十二峰为圣泉峰、登龙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飞凤峰、翠屏峰、聚鹤峰、净云峰、起云峰、上升峰、聚仙峰。 巫峡以巫山得名。她幽深秀丽......[查看详情]
越王井位于应元路西端,在省科学馆内。这是广州最古老的井,相传为南越王赵佗所掘,原井呈方池状,宽丈余。到宋代,番禺县令于伯桂加盖大石板,并开凿9个井眼,方便汲水,所以又叫九眼井,今仍存“九眼古井”石碑。 南越国时期,越秀山上有越王宫,这口井可能是王宫专用井。又因山上有越王台,故又称越台井。对面有清泉街和清泉街小学,也因此井而得名。传说赵佗曾投金杯于井,结果从北郊15公里外的石门流出,说此井与石门相通。当然,这只是传说。因此,......[查看详情]
小楼仙源位于荔城北13公里的小楼墟,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故乡。有何仙姑家庙、古井、盘龙古藤等历史文物,故名“小楼仙源”。传说中的何仙姑,本是增城小楼人,得道升仙之后,乡人建了何仙姑家庙,世世代代供奉她。海内外善信都信其灵验,因此香火旺盛。何仙姑家庙内的古井,泉水清冽,瓦顶上长着一棵桃树,名曰仙桃,一年四季不用浇水。或遇天旱也不枯萎,年年结果,售价昂贵。盘龙古藤占地五百多平方米,古藤攀缠古榕生长,叶茂枝繁,一片浓荫,有如巨龙起舞,雄伟壮丽,多姿多彩......[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