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北武当庙建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至今已有三个世纪,位于石嘴山北武当风景区,北武当庙依山而建,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 整座庙宇从北朝南,四进院落的建筑群体,布局自然,错落有致。中轴主要建筑有山门楼、灵光殿、观音楼、无量殿、多宝塔、大佛殿等。两旁的钟楼、厢房、配殿相对称,秀美而有气势,是座结构精细,精巧优美的古寺。 为了同湖北省十堰的武当山区分开来,这里的武当庙就加了一个“北”字。北武当庙又叫寿佛寺,这是因为最初在这儿捐钱修庙的是......[查看详情]
贺兰山北武当地质公园是宁夏第一个省级地质公园,位于大武口区境内,贺兰山北部,面积68.8平方公里。园区内地质遗迹发育集中且露头好,地貌景观、地史遗迹、水文景观丰富,以地质构造形迹及丹霞地貌等为主要特色,其类型、内容及规模等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对园区地质、构造及地貌等成因、发育与演化的研究,可对我国北方的古地理、古气候等古环境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佐证,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重要的地质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地质科学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
国家3A级景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北大街与富民街交汇处。是宁夏最大的道教场所,被称为平地古建筑的奇观。据《朔方新志》记载,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古代建筑,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点历史文物。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的玉皇阁位于平罗县城关镇北,是宁夏最大的道教寺院之一。砖包台座,分为4级,由南向北渐次升高,最高建筑三母殿,......[查看详情]
固原黄铎堡乡南城村清真寺,有明显的题记,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604年),后经历代维修,现在保存下来的是1980年重建的。现有大殿5间,配房4间,沐浴室3间,其他用房2间,占地面积2亩。黄铎堡,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外国使节、商人、伊斯兰传教徒,都须经过石门镇抵固原,然后才能到达唐都长安。
固原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座落在固原城北门外,地处横贯固原南北的大通道两边。庙院占地面积有八亩。关帝庙信士甚多,香火旺盛。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和九月十三日两次关帝庙会,总要唱三至五天大戏,城内商贾都来北门大路两侧设摊叫卖做生意。庙会日,山门前戏台口张灯结彩,悬挂横幛,铁旗杆上高悬三角镶边龙旗,一派节日气氛。平时,关帝庙也是香客游人往来不断。当地人们迷信,生下孩子就抱去关帝庙焚香烧表,虔诚祷告之后,在关老爷的枣红大马肚子下面穿过,叫“过关”,以求吉利平安。据说......[查看详情]
党家岔堰塞湖位于西吉县城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在苏堡乡境内,是目前固原地区最大的地震堰塞湖。它尤如一颗璀璨的水晶珠,镶嵌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1920年12月,西海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8.5级地震,地处黄土丘陵区的党家岔村由于巨大的地下震动使其东西两面山体滑坡,堵塞沟谷,形成水堰,至今已80多年。党家岔堰塞湖原湖水面积约80平方公里。现有水面东西宽600米,南北长3110米,面积达186.6万平方米,平均水深约12米,总容积约1600万立方米。其水质苦咸,......[查看详情]
河南博物院坐落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从上古时候起,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查看详情]
丽京门位于洛阳西关,是洛阳古城的象征,经开发改造后为集古迹、民俗、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景区。天后宫、九帝宫、三神殿、城隍庙、观音殿等古迹庙宇分列其中。 丽京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最早始建于隋代。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京门,北曰宣辉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丽京门缴枪投降。解放洛阳时,其它城门都攻破,唯有丽京门久攻不下,国民党被围自动投降,丽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今日的丽京门,......[查看详情]
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它不但具有河流湿地特征,同时还具有库塘湿地和沼泽湿地的特征。保护好黄河湿地生态,对大量栖息繁衍于其中的生物物种和黄河湿地特有的生态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对调节当地气候、涵养水源、防洪排涝、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以及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的保护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宝泉山善缘寺座落在沈阳东北、抚顺西南之宝泉山,是中国北方较大的佛教基地。善缘寺寺庙宽广、殿宇严谨、花木繁茂、清幽典雅。 传说最早建于汉代。几经战火烧得片瓦无根。明、清时代又重新修建,是显赫一时的名胜古刹,是沈阳慈恩寺的下院。寺周怪石横卧,道观默立,金钟高悬,古井幽深,清泉澄瀛。原有古钟重400斤,是清代同治十年铸。光绪年间又重铸。现存的铜钟是民国年间安国君大元帅张作霖五姨太前来游山拜佛时捐铸的,重1600斤。钟上铸有捐铸人的姓名。钟面铸有八卦图案。文革时遭......[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