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帮纳村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距离林芝县城15公里。全村有78户370人,其中劳动力133人。耕地总面积1092亩,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 柏树王在布琼村,那里有一片古柏树林,面积约10公顷。这些柏树平均树高44米、胸径1.58米。最大一棵被誉为“中国柏科之最”的树高52米,胸径5.8米,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树龄,称世界柏树王。传说是苯教开山祖师辛绕米活且的生命树。 桑树王在帮纳村庄旁,树高7.4米,胸径4米,已有1600多年树龄......[查看详情]
东久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赤斑羚等野生动物和它们生存所需的特定环境为目的,这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冰峰雪岭互相辉映,溪流瀑布交相衬托,兼有完整的山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以赤斑羚为主的国家和自然区重点保护动物50种。赤斑羚是目前较稀有的动物之一,1973年才在西藏发现,其分布区十分狭小,是猎人围追猎捕的主要动物之一。西藏境内赤斑羚总数不足1500只,因此该保护区已成为赤斑羚这一濒危动物的物种保存基地。
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位于波密县城以西22公里处帕隆藏布河畔南恻,总面积4600公顷,保护区海拔2700米左右。这里山水相连,古木遍坡,以名贵树本云杉、华山松为主。云杉林长势十分整齐,高大巨树拔地而起,有胸围4至5米以上,高达80米左右,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可达3000立方米。 云杉木质软轻、纹理通直、节小、易加工,是很好的建筑、桥梁,箱板等用材。云杉木材有很好的共鸣性能,被广泛用于乐器制造上。波密岗自然保护区里的云杉不仅多,而且产量很高,是我国东北林......[查看详情]
拉萨的布达拉宫后,有一片水清林幽之所,古柳蟠生,碧波清澈。这就是拉萨著名的园林——宗角禄康。宗角禄康是布达拉宫附近最著名的水域,所有水中倒影的布达拉宫照片都是从禄角宗康方向拍摄的。 在藏语中,“宗角”的意思是:(布达拉)宫堡后面;“禄康”,意为鲁神殿。鲁神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对居于地下和水中的一类神灵的统称。“鲁神”往往被汉译为“龙神”,进而又被误传为内地人所说的龙王,“龙王潭”这个俗称因此出现。17世纪布达拉宫扩建过程中,在此大量取土,遂积水......[查看详情]
直贡梯寺有着全藏最有名的天葬台。 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个天葬台一个是印度的斯哇采天葬台,另一个就是直贡寺天葬台。直贡梯寺背侧的山上就是直贡坛城。传说,经过直贡寺活佛灌顶的人,死后灵魂可以出窍,进入三善趣境界,而不会下地狱。因而,许多人不远千里送死者来此天葬。直贡梯寺是直贡噶举派的中心寺院,位于拉萨以东墨竹工卡县境内雪绒河边,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白所建,立于悬崖峻岭之间,非常壮观。 直贡梯寺附近一座连着一座有很多的直贡噶举派寺院。据说......[查看详情]
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是四世班禅以后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1989)的灵塔和祀殿就修建在这里。 这座金灵塔由一层金皮包裹。灵塔和寺殿共用黄金6l4千克,白银275千克,宝石袋1018个,国务院为此拨专款64.06万元。这座高11.52米的灵塔共分3层,塔瓶上层的佛龛内安放十世班禅大师的法体和生前使用过的衣物及宗教法器,中层主要装藏经、佛教经典著作和历代班禅大师的经论,塔瓶底层主要装世间各种食......[查看详情]
圣湖玛旁雍错(圣湖玛旁雍措)位于冈仁波齐峰东南20公里处,纳木那尼雪峰北侧,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达7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天气晴好时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 许多宗教典籍和传说中都曾记载描述过玛旁雍错。印度传说中称这里是湿婆大神和他的妻子——喜玛拉雅山的女儿乌玛女神沐浴的地方,而西藏的古代传说认为这里是广财龙神居住的地方。玛旁雍措又称玛法雍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查看详情]
色林是以前居住在拉萨西面堆龙德庆的大魔鬼,他每天要贪婪的吞噬千万生灵,包括人和所有的禽兽,对他的淫威,谁都束手无策。在一个雷雨过后的良辰,一路降妖锄魔的莲花生大师终于找到了色林,色林怎么是大师的对手呢?于是在莲花生大师的紧追下,色林逃到岗尼羌塘南面的一面浩瀚浑浊的大湖里,大师命令色林永远不得离开此湖,在湖中虔诚忏悔,不许残害水族,并把这个大湖名为“色林堆措”,意为“色林魔鬼湖”。 这是西藏仅有的两个“鬼湖”之一。
文部简介 打开中国的行政版图,任凭你的眼光如何的犀利,如何的敏锐,你始终无法从那千千万万个行政村中找到这个毫不起眼的藏族村落。因为它仅仅是一个渺小的村落,而像这样的小村落在偌大个中国的千千万万的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正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小村落却散发出其独具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偶然间邂逅她的旅人。这就是紧邻古象雄王国的藏族小村落,文部。 文部地理位置 文部这地方,原属纳仓部落,隶属那曲尼玛县,地处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带,北有昆仑......[查看详情]
下密寺始建于1433年,是宗喀巴弟子为弘扬和修习密宗而兴建的密乘修院。从外面看,下迷寺也是不怎么起眼,也是不设岗不用买票,但里面却是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有僧人近70人. 大殿供奉着巨大的宗喀巴像,修道场挂满了法螺。在另外一个殿里,供着众多度母像,其中的一尊绿度母身段丰腴,仪态妩媚,令人叹为观止。最令人感到惊奇不解的是旁边烛台上有一酥油灯,火焰上方用一根铁枝支撑着一顶帽子状的盖子(值守僧人说那叫“玛尼”),铁支纹丝不动,而盖子却缓缓转动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