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黑龙潭及龙王庙在海淀区寿安山北山腰。传说山上产黑石,质细腻,金代曾采石为宫女画眉,称为黛石,山亦因此叫画眉山。 山腰有圆潭,径10余米,水从山峡石隙中流入潭内,溢时流泻山下田野中。传说有黑龙潜藏水底,故名黑龙潭。周围建有回廊33间,潭后有庙,名黑龙王庙,东向依山而筑,殿宇层层上升。庙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祭祀黑龙王,天旱时在此祈雨。庙内现存明清及民国重修碑、御制碑及祈雨灵应碑等多块。
明初始建于武昌蛇山山顶。1993年初春复建于公园北区,位于黄鹤楼以东175米处。后人在他登楼作诗处建亭,以张咏的自号"乖崖"命名,以示纪念。该亭坐北朝南,于1993年重建。亭呈六圆柱扇面形。亭高4.43米,斜坡顶。
蛇山山下有石照亭,亦名石镜亭,正枕大江,与汉阳相对。传说有一块山石光可鉴人,但宋代已风化,陆游来时只见"粗顽石也,色黄赤,皴驳了不能鉴物",大呼上当,批评其"可谓浪得名者"。
吕仙洞位于蛇山,石镜亭右边有石室曰仙人洞(游仙洞),李白诗曾记此事:"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回蓬海,千载空石室。"关于这些仙人,《江夏县志》转载了这样一个传说:一名守关的老卒每天早起即拜洞前。一晚月明如昼,只见三个道士从洞中走出,口中念念有词。良久,将要回洞,老卒尾随其后求富贵。道士给了他一块石头,叫他快出,石洞立刻关闭。第二天看那块石头,已变成了黄金。老率凿开去卖,被队长发现,抓了起来,认为是偷来的。老卒以实告之,官府派人到他家取来石头,已不是黄......[查看详情]
诗碑廊 位于黄鹤楼东南210米,白云阁西南130米处,环绕鹅池四周,全长约200米。廊内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还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嵌有石碑124方。
毛泽东词亭位于蛇山,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外,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黄鹤楼之所以久盛不衰,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外,更得益于这些名人佳作,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唐代诗人崔颢的千古绝唱--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相传大诗人李白登楼读罢此诗,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慨叹,此后孟浩然、王维、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杜牧、李商隐、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辛弃疾等诸多著名诗人、词人均到此游历并留下不配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