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四溪生态旅游区位于长江南岸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境内,地处长江南岸,距长江三峡大坝坝址和秭归县城12公里,以大溪等四条溪流而得名,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景独特。中心区域面积9平方公里,控制区域20平方公里。 四溪旅游区自然景观融山、水、竹、树、洞、瀑为一体。四溪山景奇特,有玉兔峰、枫竹岭、金鸡报晓,人与佛等自然景观; 四溪水景优美,竹海浴场泛竹排,藤桥上面看怪水,碧水长阶赏水花,土地岩边找迷泉;四溪竹类有竹字竹、筇竹、斑竹、撑麻青竹、实心竹、金镶玉竹、糙花少......[查看详情]
位于秭归县东1.5 公里长江北岸的向家坪,又称清烈公祠,为纪念屈原而建。 屈原(约前340一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曾辅佐怀王,任左徒、三间大夫,后遭谗去职。因楚国政治腐败,秦兵入侵,攻破邹都,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自投泪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有神鱼将其尸体驮回他的故里秭归,在城东五里安葬,是地名“屈沦”。祠系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建。宋、元、明、清,屡坏屡修,后改额“清烈公祠”。 屈原......[查看详情]
原名桃树坪,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北岸的宜昌市南津关。她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占地面积80余亩,南临长江,西与白马洞比邻,东面有长江索道,远眺可见葛洲坝、三游洞。因当地由古至今以桃花闻名于世,故有桃花村的美名。 相传,西汉元帝时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王昭君应选入宫,乘船自长江三峡而下,在南津关弃船,换乘龙凤驿车北上。桃树满山,桃花盛开,昭君被这里秀美景色所吸引,在桃花村游玩数日后才北上。现在桃花村还保留着许多与昭君有关的“昭君池”、“泉水音”、“思乡桥”......[查看详情]
在长扳坡公园西端当(阳)远(安)公路旁。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荆州(治今江陵),刘备败于当阳,传说其妻糜夫人抱着阿斗曾避难于此桥下,故名。阿斗,即刘备之子刘禅,字公嗣,三国时蜀汉后主。公元223-263年在位。为人庸碌无能,不思振作,即人称“扶不起的阿斗”。桥屡经修葺,保存至今。砖砌,单拱,古朴小巧。桥下溪水,潺潺注入沮河。两岸林木,婉蜒流碧,西北锦屏山,叠苍如绘,相互辉映,颇具意境。
又称昭君溪。由发源于神农架的九冲河与龙口河汇流而成。上起兴山县城西北皂角树,流经昭君村前,至秭归县城西7.5公里香溪口汇入长江,全长37公里。相传西汉元帝时和亲匈奴的王昭君入宫前在此面水而居,常在溪边烷洗,因洗涤了香罗帕,致使溪水芳香四溢,因名“香溪”。溪水湛蓝碧透,溪底彩石斑斓;两岸峰峦峻秀,宛如画屏;沿河绿荫夹岸,芳草萋萋。每当阳春三月,溪涨水暖之时,常见状如团伞,轻若罗绍,色呈粉红或蔚蓝之桃花鱼,张弛浮游于碧水之中,与夹岸桃花,争艳比美。清人有诗云:......[查看详情]
在昭君故里对面妃台山。相传是昭君幼年拾柴劳作之处。人宫前她留恋家乡,登山回眺,因以“妃台”名山。昭君入宫后,乡人“筑台而望”,至今犹存台基遗迹。据记载,汉时在此立有昭君祠,唐建有昭君院,宋立有昭君故里碑,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曾重修昭君院,清光绪十年(1884年)秋,在此重立昭君故里碑,如今碑文尚存。建国后,重修了昭君亭、昭君坊和昭君故里碑,建筑风格古朴雄健。登台四望,山峦重叠,云蒸霞蔚,满坡桃李柑橘,拥翠堆金,台前溪水澄澈,宛如碧罗绶带,飘曳于九曲峡......[查看详情]
位于秭归县香溪镇东2公里的谭家山麓,为石灰岩溶洞。其历史悠久,相传远在唐天宝五年(746年),即被四川猎人发现,从此探奇者不绝,成为西陵著名的风景点。 玉虚洞洞口呈半月状,青石上刻有“玉虚洞天”四字。入洞向右行,循石阶而下约50余级,即可达正厅。正厅轩敞,略具长方形。高约50米,长约85米,宽约40米,全洞共3600多平方米,宏敞壮丽,浑如地下宫殿。洞中清泉长滴,气候宜人,钟乳石是正厅的主要景观,它们千姿百态,无所不肖,其附于四壁者如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查看详情]
又称白鱼砦。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西30公里的玉屏山上。山长百余里,高2300余米,峰陡峡深,泉曲瀑飞,既险峻又奇丽。上之古砦,多为山石所垒,内除居民房舍外,有土司唐镇邦帅府遗址,还有古树、怪石、奇洞、异穴等,苍古而多彩,素为“邑中登览胜区”。据记载,清嘉庆元年(1796年)长乐、长阳一带白莲教首林之华、罩加辉等率众踞此。清廷派威武侯额勒登保统大军围剿,造大炮轰击,白莲教众国粮尽难支,相携跳崖殉难。现砦内“藏军洞”、崖下“砦洞”、板栗树旁“隐洞”等,皆系其当......[查看详情]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西南45公里、赵家堰下钟家湾附近,关老山南坡。为一海拔约1300米的洞穴。洞口高约2米,阔约6米,平面呈不规则状。1956年以来先后发现人类的上颌骨和牙齿及共存的古脊椎动物等化石。经鉴定,人的上颌骨和牙齿比之北京猿人具有显著的进步性质,但也存在着原始特征。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约10余万年,故定名为“长阳人”。洞穴处于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峦起伏,怪石嵯峨,三五村舍,疏林掩荫,半隐于山坳之中,别具情趣
在兴山县城西北25公里。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李来亨联明抗清的重要遗址之一。“永历七年(1653年)李来亨等率众至兴山”,以茅麓山为据点,以此寨为门户,并于寨东北坡七里坪“垒石为门”设置哨卡,联合其他抗清力量,坚持斗争达“一十二年”。康熙三年(1664年),遭清军围攻,虽英勇抗击,终因众富悬殊,退守茅麓山,力竭矢尽,全家自焚。现寨内尚存帅府、演武厅、凤舞营、跑马场、火药局、确窝子、磨坊岭等遗址,尤以李来亨于南明永历九年(1655年)所立“圣帝行宫碑”为珍......[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