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大井镇九龙村一条小溪的河床上,“天坑”分布在长500余米、宽30余米的小溪河床岩石上,数量上百个。“天坑”口径大的有4米左右,小的如碗口粗细;“天坑”深度有的多达2米,有的仅10多厘米;其形或圆、或扁,每个石坑的底部都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卵石。各个石坑,底部是相通的。
位于西陵峡中段,距宜昌市区45公里处。又名黄牛岩。 南岸山麓建有黄陵庙,系三峡中历史最悠久的名胜古迹之一。此庙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始建于战国时期,原名黄牛祠。 有陡峭石壁,形状似神人牵牛,人呈黄色,牛身赭黄。 景区由黄牛峡、黄牛滩、黄牛山、黄牛岩、黄牛泉、黄陵庙等风景名胜组成。
位于秭归县东1.5 公里长江北岸的向家坪,又称清烈公祠,为纪念屈原而建。 屈原(约前340一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曾辅佐怀王,任左徒、三间大夫,后遭谗去职。因楚国政治腐败,秦兵入侵,攻破邹都,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自投泪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有神鱼将其尸体驮回他的故里秭归,在城东五里安葬,是地名“屈沦”。祠系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建。宋、元、明、清,屡坏屡修,后改额“清烈公祠”。 屈原......[查看详情]
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巴东三县交界处, 199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北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特有、珍稀物种。区内植被以亚热带成分为主,兼有温带和热带成分,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水青树等;药用植物有12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丝猴、小熊猫等 ;神农架特有物种有神农香菊等。 是国内各动植物区系汇集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特有属的分布中心之一。
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黛溪镇),全长约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 奔腾咆哮的长江,一进峡谷便遇上气势赫赫的夔门。夔门两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把滔滔大江逼成一条细带,蜿蜓于深谷之中。这里河宽只有一、二百米,最窄处不过几十米;而两岸主要山峰可高达1000~1500米。 这峡深水急的江流,绵延不断的山峦,构成了一幅极为壮丽的画卷。正如郭沫若《过瞿塘峡》一诗所云:"若言风景异,三峡......[查看详情]
传说诸葛亮撰写的《黄陵庙记》也这样记述: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视象影现焉,鬓发须眉、冠棠宛然如彩画者。前竖旗旌,右驻以黄犊;前面还有块岩石呈黑色,吉人牵牛状。“策牛者何人,尔行何日已?”黄牛就这样永远留在石壁上,让过往旅客指点、评说。 黄牛助禹开江有功,人们便在山下修了座黄牛庙来四时祭祀。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认为神牛开峡事出无稽,只信大禹治水,黄牛庙故改称黄陵庙。此庙始建于汉代,屡罹兵焚,多次重修。 现仅存明万历46年(1618)重修的......[查看详情]
船进巫峡,游客总是情不自禁地依栏眺望,兴致勃勃地欣赏著名的巫山十二峰。这十二峰全由石灰岩组成,高出江面千米左右,屹立在峡江南北,有的如腾霄汉,有的如凤展翅,有的形似画屏,有的峰若聚仙,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江北六峰连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岸的集仙峰(即剪刀峰),其下岩壁之上,隐约可见六个大字:"重峦叠嶂巫峡"。旁边还有一些小字,现小字因岩石风化,模糊难辨,相传为诸葛亮所著《隆中对》,所以叫"孔明碑"。其它五峰依次是松峦(即帽盒峰)、神女(即望霞峰)......[查看详情]
板壁岩位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距木鱼镇45公里余,离瞭望塔5公里,素以"野人"的出没地和石林倍受游人注目,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风。 这一带是神农架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经常发现野人的遗迹,毛发,粪便和竹窝,野人的毛发,无论表皮 ,还是髓质形态,或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目动物。 野人的粪便最大的一堆重1.6公斤,内含果皮之类的残渣和昆虫蛹等,可推想其食物结构。最令人惊叹的是野人窝,它们用20多根箭竹扭成,人躺其上,......[查看详情]
大九湖位于渝鄂交界处。是一片沼泽地—山涧盆地,是亚高山的一片湿地。面积3万多亩,海拔1700米,面积36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中间是一抹17平方公里的平川,四周高山重围,在“抬头见高山,地无三尺平”的神农架群山之中,深藏着这样的处女平地极为少见,大九湖因其享有“高山平原”的美誉,并被称为湖北的“呼伦贝尔”、“神农江南”。 九湖坪四周高山环绕,最高峰2800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在东西有九个大山梁,梁上森林密布,气势雄伟。山梁间九......[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