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位于南门外榆阳河上,是榆林南大道交通要道,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明嘉靖初修城南渠时又在此桥东出增设渡槽,后历代屡加修葺。现桥砖砌3孔拱洞,长42米,桥面宽8.4米,高8.3米,东西两侧砌砖墙栏。桥南在北魏旧设石狮2对,有清康熙十四年(1675)御题“两守孤城,千秋忠勇”石碑一通,今均不存。1983年,桥东新修一水泥大桥。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榆阳桥,现被辟为古迹供过往游客观赏。
位于城西北红石桥乡古城界村东北口。遗址东临河流,西依山坡,北有沟壑,南接村庄。1987年考查,东部已被河流冲为沟畔,东西城残墙长310米,西部南北残墙宽250米、呈半圆形。其南、西、北面城廓依然清晰可见,城墙均为夯土打筑。古城遗址现大部分为耕田,分布有大量灰陶,夹砂灰陶,红陶,黑陶等残片,残片纹饰为粗细绳纹、方格纹、轮纹、锥纹等。遗址内曾发现完整的汉代瓦当和三角钢、铁箭头等物。连接遗址西山梁有多处汉墓,出土很多汉代铜鼎、壶、勺和陶钟、羊、狗等器物。此外,......[查看详情]
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天然杜松林及其生境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位于府谷县西北部,大致在东经110°21′与北纬39°00′~39°34′之间的交汇处。东与清水乡毗邻,南连田家寨乡,西与神木县相接,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为6400公顷,区内包括10个乡镇。管理站设在新民乡。 杜松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或黄土覆沙地上,呈大片纯林者甚少,多与侧柏、油松呈块状分布在林地中。目前,区内有杜松2440公顷,侧......[查看详情]
神木臭柏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天然臭柏灌丛及其生存环境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位于神木县西北部风沙区,东临瑶镇乡,西至大保当乡,北连尔林兔乡,南接高家堡镇,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总面积7666公顷。保护区跨4个乡镇。 该区属于毛乌素沙漠的东南缘,东临秃尾河,境内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为主。地表起伏不大,多在海拔1200米上下。气候为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雨量440毫米,年蒸发量达1420毫米,冬春干旱多大风。......[查看详情]
榆林地区的明长城东起府谷,西至定边,沿途城堡林立,规模宏大。虽屡遭破坏却依然能看出其当年的雄伟,其中尤以榆林至神木一段保存最为完好。 横贯榆林市境。为明成化延绥镇巡抚都御史余子俊率领将士4万人历时3月筑成。这段长城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县东北),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东北),全长880公里。其在榆林境内的城墙自东接神木县高家堡边墙入境,经由建安堡、双山堡、常乐堡、保宁堡,西接横山县波罗堡出境,蜿蜒100多公里,有烽火台210多......[查看详情]
榆林学院座落于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生态农业模范区建设的中心城市——榆林市。榆林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后改为绥德师院。1978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1984年改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定名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榆林学院是一所师范与非师范并重,文、理、农、工、医、法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省属高等院校。现设......[查看详情]
吴堡石城位于吴堡县城东2.5公里处的独立山梁上,城东下临黄河,河东为山西省柳林县军渡镇,系吕梁山脉。南为南坛峁,有大路与现县城相通。西城墙外为大桥沟,沟西为新庄山。北门外为先农坛、校场坪。城内及城北、南遍植枣树、杏树等经济树木。 吴堡石城始建于五代时期北汉政权,为吴堡寨,北宋为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吴堡县治于此,元、明、清及民国各代,皆为吴堡县城。这里设寨一千余年,设县城710年。1945年移县治于宋家川镇,古城遂为城关镇的一个行政村(......[查看详情]
榆林站火车时刻表 榆林站一共有4趟列车经过,隶属于西安铁路局。榆林火车站候车大楼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西北地区地级市中最大的候车楼之一。候车大楼由原榆林地区行署和陕西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
佳县白云观介绍: 佳县白云观在佳县白云山上,白云山因白云观而闻名,白云观则因明万历皇帝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声名大震,几百年来香火长盛不衰,现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毛泽东和蒋介石也光顾过白云观,相传毛泽东在白云观求得“上上签”,而老蒋却是“下下签”。 从白云山脚到山顶白云观,走的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石阶;登上白云观,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陕西省佳县白云观位于县城南 ......[查看详情]
莲花池公园介绍: 莲花池公园,位于榆林市新二街西侧(体育场北侧)。清代俗称青草湖,北与文庙拌池相连。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府赵铨引普惠泉水流入,至此,湖池常满。民国7年(1918)春,井岳秀辟湖池从关中引进莲籽种植,并在湖池中建茅亭、架曲折木桥,四周种植柳树,置石桌、石鼓凳、备小船。每年6、7月间,莲花盛开满池,故人们称之为莲花池。 于右任题书"崧生公园"和"风归远挹陶长柳,遗爱常留召伯棠"楹联,分刻在大门额上及两侧,以褒奖井岳秀建园功绩。建......[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