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开元铁牛与蒲津渡遗址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二年(724),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墙51米,距西城门110米。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查看详情]
运城天鹅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河中游冬季候鸟的主要越冬栖息地。 据了解,运城原有天鹅越冬自然保护区和河津灰鹤自然保护区,新建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合二为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建。建成的保护区占地面积达到79800多公顷,规模超过山西省的莽河、庞泉沟等另外几处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新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将有约200多种候鸟在此栖息,这里将成为它们欢度寒冬的乐园。
历史古都夏县位于运城市区东北30公里处。西环谏水,东踞中条,南临盐海,北依鸣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的地方,故名夏县。又是神禹旧都,素有禹都美称。禹王皇城遗址和司马光祖坟现存境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中的始创采桑养蚕的螺祖,商代父子双宰相巫咸、巫贤等都出生在这块宝地。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为唐至明朝的遗址。 蒲津渡是历史上的著名古渡口。考古发掘的蒲津渡遗址是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修建的“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的遗迹。遗址附近还发现有明代石碑一通和石堤50米。发掘清理出来的蒲津渡遗迹有铁牛四尊,各长3.3米,高1.5米,重约50~70吨。每条铁牛旁各有一铁人,高约1.9米,重约3吨。南侧铁牛下还发现有铁板、铁柱,铁牛尾部立有铁制的七星铁柱7根。四大铁牛被誉为“世界之最”,在考古学、桥梁......[查看详情]
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地区的夏县、闻喜、绛县、垣曲等县境内,地处山西省的最南端。1993年10月经林业部批准建立,占地面积50万亩。 公园处于太行山脉南段,气候温和,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有涑水,南有黄河,有多条溪流从园内发源,分别注入涑水和黄河。园内植被繁茂,林木莽苍,主要树种有橡树、桦树、杨树、油松、华山松等,珍贵动物有猕猴、黑鹳、大鲵等。\ 公园内有古迹万固寺,附近有三门峡水库、王屋山等风景名胜及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流过河口镇后,为南北走向的吕梁山所阻,折向南流,奔腾于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峡谷之间。河水从壶口瀑布泻下后,出龙门继续向南流,到潼关附近,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中一条支脉华山所阻,折向东流。 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取的。相传黄帝六相之一的风后,与蚩尤作战被杀,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风后陵,在赵村东南,高二米余......[查看详情]
运城盐池亦称盐湖、银湖。位于运城市区南中条山下,涑水河畔。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组成,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所产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含有多种钠钙物质,是全国有名的盐产地之一。盐池的开发约有4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传说在舜帝当政的时代,人们就开始在夏天捞采水池内天然结晶的盐。到春秋战国时期盆地就已出名。柳宗元在《晋问》中曾经形容垦畦引水晒盐的情景:“沟塍畔畹,交错轮回,若稼若圃,渔兮鳞鳞,逦弥纷属,不知其垠。”现在......[查看详情]
文庙闻喜县城内。古柏参天,殿宇巍峨,规模宏伟壮丽。创建于北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晋南大地震倾坏,明弘治四年(1491年)重建,有极星门、朝门、大成门、泮池、大成殿、明伦堂、学宫、廊房等二百余间。门前五龙影壁,用五彩琉璃烧制而成,形态生动,光泽纯朴。大成殿瑰丽庄重,结构规整,琉璃脊饰光泽夺目。庙内石刻甚多,有宋司马光撰书宣圣庙碑、明代孔子线刻石像及其他碑碣百余通;元大德七年地震碣记事尤为重要,是研究此次地震的震中、震级和波及范......[查看详情]
龙兴寺创建于大唐开国初年,由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寓居而使这块风水宝地身价倍增,由原来的“龙兴宫”易名为“龙兴寺”。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用二年努力,加固塔基248米,新建了“碧落碑亭”,翻修了元代遗物“大雄宝殿”,使破烂不堪的龙兴寺焕然一新,满院增辉。全国佛学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的鎏金大字“龙兴寺”,更使该寺美名远扬。 龙兴寺知名度猛增的原因除悠久的历史外,主要是寺内藏有“三宝”等文物古迹。“一宝”是篆书刻石“碧落碑”,它是我国境内仅存的一块唐代小篆碑......[查看详情]
扁鹊墓墓冢高约1.67米,周长约50米。墓旁有石羊一对、古槐1株。在墓东有扁鹊祠,祠内存碑最早者为明万历庚子《重修扁鹊祠记》。扁鹊祠分东西二庙,西庙最早,可惜西庙在抗日战争期间,遭日军战火所毁,仅存石狮1对及碑碣3通。东庙保存较全,有正殿、献殿。正殿暖阁中有泥塑扁鹊坐像,左右两侧侍立司药、司书男女童。东西两垛殿塑二药王坐像,旁侍司药、司书男女童,均保存较好。扁鹊像施彩沥粉贴金,龙袍玉带,有宋塑遗风。 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由于秦越人医道高明,为百姓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