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艾黎与何克陵园坐落在山丹县城南山丹河北岸,南关小学西北角,占地面积2625.78平方米。艾黎与何克陵园原为何克陵园,始建于1945年7月,1979年重建。艾黎生前视山丹为第二故乡,艾黎逝世后,中共山丹县委、山丹县人民县政府为纪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于1986年开始扩建了陵园,陵园为仿西式建筑。园内原有何克先生纪念碑亭一座,扩建时竖起了艾黎与何克的两座高大的墓碑,并有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题词的“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一座、甘肃省政府......[查看详情]
·占地面积 学院占地面积1002亩,校舍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碧草如茵,办学条件良好,学习生活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院系设置 河西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坚持教学为主,科研并重,以师范教育为主,师、农、工、管结合,多学科综合发展。 学院教学手段先进,可采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电化教学,已建成的校园网可与CERNET和INTERNET网连通,电话、电......[查看详情]
八硅墓营在民乐县东南15公里处。东为山丹霍城古址,西为背背山,簸箕凹山,乱疙瘩山等5个丘陵,布满古墓。沿山脚为土穴墓,少数为子母砖室墓和埋葬儿童的瓮棺葬。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券顶,单室。出土彩绘木器有车,塔,案,陶器有罐,耳杯,鼎,铜器有弩机,箭头,长矛,弓箭等兵器及五铢钱。墓多为汉代官兵,相传是霍去病屯兵之地。墓地西北有紫英城和古代屯兵的营盘遗址。地处祁连雪山北篱,经险隘可通过青海,古代为一军事要地。相传从山头城堡入洞口,前行数十里有洞口可出,当时是古......[查看详情]
北武当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甘州区城北二十五公里的“龙首山”附地靖安乡境内,始建于康熙三十七年,距今已有约三百年的历史,建庙初期共有庙宇二十七座。分别为“如来阁、鸿君庙、老君庙、玉皇阁、祖师庙、马王庙、土地祠、五谷庙、财神殿、药王廟、眼光庙、邱祖洞、罗祖宫、八仙宫、日月宫、文昌宫、老母洞、泰清宫、三皇殿、地母洞、三佛殿、总神堂、三清殿、皇拯堂、光煞洞、龙王殿、路神庙”。由于历史的原因,1957年,二十多座庙宇遭到洗劫性毁坏,所有的庙宇荡然无存,成为......[查看详情]
道巷庙亦称老君庵,位于东街道德巷底,建于清代。整个建筑有山门,老君殿,三霄殿,喜神殿,大乘阁。虽不是金瓦红墙,但有造型奇特的与老君殿正对山门、建于高达一米多的土台上为一攒尖顶八势亭楼。殿前连有卷棚,殿内塑有捧卦盘骑青牛的老君像。这是道教独有的建筑风格,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殿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八势涵宇宙”;下联为:“双龙卫乾坤”。庙内神塑比例匀称,纹饰细腻,雕刻精美,神态自然。解放后曾设初小,后设东街街政府,今设道教协会。近几年修葺一新。
座落在张掖青年东街。解放前设甘泉镇公所,县民众教育馆,现改建为张掖市食品公司。庙内,东有清源殿,西有武烈宫,明天顺三年(1459年)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公输殿(即鲁班庙),在武烈宫西,祖师庙在武烈宫东。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四十二年(1703年)两次重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郭彦等重修。红墙碧瓦,左右相衬两柱铁斗围杆,雄姿巍巍,殿宇堂皇。内供铜佛三尊,造型精巧别致。内存《西夏告黑水河诸神敕碑,......[查看详情]
甘泉公园位于张掖市县府北街北端,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299亩。南北中轴线上各开一园门。南门为正门,前接县府北街,北门前临环城北路,两门内由宽甬道连通。甬道上,南连荫墙,北建拱桥,东西二湖在桥下相通。进南门后,左侧(西)有草坪、花苑、喷泉及方塘,塘北一桥接岛于西湖,岛上建亭。方塘再西有楼阁三座,面东两座,面南一座,西北相邻,为茶园书会。 湖西至北门,沿湖也有亭树台殿之胜。进南门右侧(东)有儿童乐园。过荫墙后,渐近拱桥,道左为西湖水域,道右有......[查看详情]
《甘州府志》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这是张掖的特有风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干姿百态,煞是壮观。张掖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兴盛起来。佛寺林立,佛徒众多,晨钟暮鼓,香烟燎绕,颇引一些虔诚僧众来此观光求法;其中西土僧人来者不少,随之建塔这种形式也就流传开了。 佛教传播得越来越广,塔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张掖见到的塔是中国塔和印度塔的融合体。塔的构造可分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又分为阿育王塔,密檐塔......[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