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漳州景点 > 太武名山

太武名山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石眼泉”旁的岩下,峰峦之中有一道峡谷。奇石嶙峋,有两块兀立而起的黛黑石,酷似一个和尚背着一个尼姑,俗称“弥陀石”。沿弥陀石东上,途经棋盘石、日月石、象径、石屏。远远就能看到山中的福兴寺,从前曾有僧侣在此修道。寺原有先后两进,供奉三宝佛。从福兴寺经“烟霞石”,便到山巅,这里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太武名山”四个大字,隐现于云雾之中。顶峰曾有一座四方形七级石塔,名“延寿塔”,又号“文笔”,是南宋淳熙间所建。内可坐十数人,海中归舶,望以为标。《海澄县志》载:“陟其巅,近则睹一邑之风景,远则瞻漳、泉之巨嶂,斯闽南之大观也。相传宋少帝昺南奔驻跸于此。”现尚存南宋绍定壬辰年(1232年)刻的“普明延寿之塔”石匾和塔基遗址,周围石刻则比比皆是。
  距延寿塔偏西的大石上,镶印一个似人踵趾,长约90厘米的“仙人迹”,据传是当年菩萨造
化南太武山后留下的足迹。仙人迹之北有一礁石。表面层叠着海蛎贝壳,称“飞来石”,上刻“眼底东京”四个字。据传说,在飞来石上朝东远眺,东京风光,尽收眼底。诗云:“此石不知从何来,雄奇突兀自成材,亭亭玉立云霞外,疑是严陵一钓台。”
  山巅之北是“百丈泉”,一块巨石从山巅直插海底,石上镌有“万丈丹梯”四个大字。诗云
,“闻说丹梯有万寻,幽崖迢遍旦出阴,谁能从此凌云上,直入蟾宫抱月吟。”
  南太武山,古时曾是军事要地,据《海澄县志》载:“巅有石城,称建德城。”据传,汉元
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路博德将军率领汉兵数万,攻入南武,南越王赵建德率数百人与丞相吕嘉夜由海道逃至南太武山,筑建德城屯兵,长期扼守。
  从山巅向西北下行,便到叠岩深处的“安乐窝”,这里怪石盘松,别具幽静深沉的风韵。“
洞深一丈余,广五丈余,高近一丈”,一块约50平方米的巨石板,覆盖洞顶。相传历代战乱,村民至此避乱,皆获安全,洞口镌有“天然安乐窝”五个大字,洞中空气清幽,洞外翠竹苍郁,置身其中,如历仙境。
  南太武山又是一座天然中草药库,生长着近百种野生草药,其中名贵的“太武香菇”驰名海
内外。相传宋祥兴元年(1278年),赵昺被元兵从泉州追到厦门港后,抛舟上南太武避难,因在途中中暑,侍从采来几枞太武香菇,熬成药汤,少帝服后,顿觉精神清爽,遂解暑疾,便令人将余下的香菇节,植在石壁边。从此,太武香菇就多生长在石壁缝中,茎梗也比较短。
  解放后,人们在山间修建水库,造林种果,开辟茶场,使古老的名山,风光更加绮丽,登山
纵览,真可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