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法王寺位于玉柱峰下,是东汉古刹,为"中国古寺之始"。寺背依玉柱峰,三面群峰耸峙,山谷中曲涧潺流,小径蜿蜒,云雾缭绕,十分幽静。寺北有一座高达40余米的古塔,有15层,称"法王寺塔"。
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下的嵩岳寺内。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至今已有147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此塔雄伟挺拔,造型别致,全国少见。塔15层,高约40多米,平面呈十二角型,塔身呈抛物线状,塔的东、南、西、北四面设入口。
位于郑州登封市北少室山麓少林寺西北2公里处五乳峰下。为纪念禅宗祖师达摩而修建。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琉璃瓦剪边顶。檐下置硕大斗拱。明间安板门两扇,两次间辟直棂方窗,前檐立4根十一角石柱,柱面浮雕海石榴、卷草、飞禽和伎乐等。殿内石柱4根,上浮雕神王、盘龙和嫔迦等。殿内明间置佛龛一座。大殿东、西、北三壁下部内外砌石护脚,刻云气、流水、龙、象、鱼、蚌、佛像、人物和建筑物等。大殿建在石砌高台上,前后青石踏道,......[查看详情]
在登封县嵩山脚下,矗立着一块几丈高的巨石。从巨石上裂下来—块石头,象一尊雕像站立在那儿,相传这就是夏禹的妻子涂山氏变的。冈为涂山氏的儿子叫“启”,所以后人都把这块巨石叫“启母石”。在离“启母石”不远的地方,还立着两根由大块方石头垒成的门柱,上边刻着打猎,农耕的浮雕画。这就是当时大禹的家门口,后人叫“启母阙(que)”。
该亭名立雪亭,深阔各三间,檐下施雕花石柱,是一座小巧玲拢的单檐殿式建筑。建于明代,1980年翻修。这里相传是二祖慧可,立候达摩,雪过及膝,断臂佛前,得到衣钵法器的地方。殿内神惠中央供奉铜质达摩坐像,两测四个泥塑像分别为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
石淙河在登封市告成镇东约3公里处。石淙河汇聚成潭,两岸崖石陡峭形如刀切,崖下潭水洞黑,深不可测,以其形状取名车箱潭。 潭南有一巨石突立水中,石顶平整,可容数10人,世称乐台。河水至此两分,恰似碧绿匹练,悬挂两边。北岸有一天然石洞,内有一平方石板,据说武则天到此游览,常宿其上,故洞称“娘娘洞”,石称“娘娘炕”。娘娘洞北有一洞穴,临洞口可观赏鱼跃,所以俗称观鱼洞。 史载大唐天后武则天多次来石淙河寻欢作乐。周久视元年(700年),她领皇太子颖(唐中......[查看详情]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300米处的山脚下,因塔散布如林,故称塔林。塔是印度古音"塔婆"简称,意为坟墓,在我国专指僧人的坟墓。塔内一般安葬死者的灵骨,或生前衣钵。 塔林是少林寺历代住持和有成就、有贡献的僧人的墓群。按佛制,只有名僧、高僧圆寂后,才设宫建塔,刻石纪志,以昭功德。塔的形制层级、高低大小、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尚和具体情况的影响,应该体现着逝者生前在佛教的地位、成就和威望。 塔林现存自公元791年(唐贞元七年)以来各代墓塔......[查看详情]
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主峰海拔1512米。金末宣宗曾屯兵于少室山顶,抵抗元兵,故又称为“御寨山”。少室山势,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绵,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所以唐代有“少室若莲”之说,当地群众称之为“九顶莲花山”。少室山的南面,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有“冠山”之名. 嵩山少室山交通: 游人多选择在郑州和洛阳中......[查看详情]
去嵩山少林寺的N大理由 理由1 天下第一名刹 理由2 拥有国内现存的最大塔林 理由3 世界“禅宗祖庭” 理由4 天下武术之源 全程网友这样评价嵩山少林寺 少林风格宏大,典型的北方味道,红墙绿瓦,雕檐刻角,不象杭州的灵隐寺,太秀气。 这里有的是中岳的壮阔 ,少林寺里多的是几千年寿命的柏树,还有汉武帝封的五大夫,你仔细看碑文, 居然还有唐太宗的亲笔签名,据说是中国名人签名习惯的起始,我还真是见识到了。 — — 多爱 小时候......[查看详情]
黄河游览区介绍: 黄河游览区是70年代才在黄河之滨的荒山上开始建设的游览区,到80年代中期,它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不仅成为郑州市最重要的游览区,而且在全国也相当知名。 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三十公里处,它北临黄河,南依岳山。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建设者们用了18个春秋,在6000多亩的荒山上栽活了200多个树种,60余万棵树木,实现了大面积的绿化和美化,做到四季长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园林建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