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定慧寺天王殿前是一座木结构的古式方亭,上盖琉璃瓦,亭中竖立一块石碑,碑文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因是皇帝手书刻碑建亭,所以称“御碑亭”。诗中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
延陵季子墓碑位于丹阳市九里镇南街北端,季子名札,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曾封于延陵。传说延陵九里季子庙后有季子墓,碑立于庙前。庙已毁。碑圆首,高2.45米,宽1.06米,厚0.12米。碑文为“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两行10字,篆书阴刻,传为孔子所书。
1985年镇江市人民政府在韦岗建造了韦岗伏击战纪念馆,该馆由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和韦岗战斗纪念室两部分组成。 韦岗战斗纪念碑高25米,碑顶是一支古铜色的步枪模型,碑身正面镶有铜铸碑名,碑座正面的浮雕上刻有新四军的标志(N4A),两侧分别镌刻着陈毅、粟裕当年赞韦岗战斗的诗篇。碑座上端的红旗,表现了陈毅名句“故国旌旗到江南”的意境。 韦岗战斗遗址陈列室,以详实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新四军挺进苏南,首战告捷的场面。
唐钟座落在丹阳市人民公园内,铸造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铜质,高2.14米,厚0.11米,口径1.41米,口沿铸以宽郭,唇六曲,钟体黑幼绿,分三段浇铸,痕迹清晰;凸铸旋纹和竖向线条将钟体分成八个部分,腰箍上下各四,内铸矩形和梯形几何纹样,布图简朴大方,增强了钟的立体感和饱满度。现有资料表明,保存最早的佛钟铸造于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可惜它已为日本东京井上源太郎所收藏,而国内留存铸造时间最早佛钟就是唐钟。被列为江苏省文保单位的铜钟有四:丹阳唐钟、泰州......[查看详情]
1993年,丹徒在“怡和酒行”建立了“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该馆开辟500平方米展厅,通过史料、图片、实物、油画、图片及音像的有机结合,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过程,展示了四县抗敌总会的战斗历程,再现了陈毅、王必成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苏南军民的战斗风貌。该旧址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国防教育基地。
三诏洞又名焦公洞。焦山原建有焦公祠,内有焦公塑像。清顺治十年(1653),和尚兴上将焦公像移置三诏洞中,焦公祠改为伽蓝殿。后倒塌未修复。三诏洞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秋,由焦光的后代焦尔昌重新整修,洞中有一尊石刻像,服式为深衣大带,两旁站立两个童子(“文革”中被毁)。现洞内焦光像是1979年8月塑成。身着隐士服,脚穿草鞋,右手执书卷,仪态大方。形象生动。
冷御秋故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一处独院住宅,主楼为一幢坐北朝南中西合璧式的两层楼。 冷御秋,丹徒黄墟镇人,曾与赵声等共同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他作为广西民军帮统出师北伐援鄂。1912年元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授予他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委任他为中华民国陆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后又参加孙中山先生的护法运动。护国运动失败后,他回到丹徒从事实业,创办了永安蚕种场。1945年7月1日,与黄炎培等一行6名民主人士赴延安,在机场受到......[查看详情]
观澜阁是乾隆皇帝南巡时逗留的行宫,是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行宫为两层建筑,阁外惊涛骇浪,故名观澜阁。阁前有一排古枫杨挺拔秀丽,楼上下东、南、西三面明窗若镜,在楼上长廊观赏江景,视野开阔。
位于圌山之巅楞俨寺侧,砖石结构,高七层,明崇祯年间秦观阳所建。 镇江丹徒人秦观阳,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终于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后来,此塔竟成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