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金陵东,静卧着一座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宝华山。
宝华山原名花山,因盛夏时黄花满山而得名。层峦叠嶂、逶迤环绕、形似莲花,主峰海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群山之中。
南朝梁代一代高僧宝志和尚(句容人)晚年登山结草为庵,设坛讲经传教,致使此山名大振,宝志圆寂后,为纪念这位开山祖师,更名为宝华山。
宝华山为宁镇山脉之最高峰。古人称赞此山“东临铁瓮(镇江),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句容),北俯长江”,周围群山环抱,争雄斗奇,气势雄伟,景色壮丽,素以“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秀而著称。
宝华山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山中隆昌寺距今1400多年。寺庙殿宇宏敞,伽蓝千间,曲廊逶迤,大雄宝殿雕梁画栋,琉璃覆顶,金佛危坐,金刚屹立,神情各异,用大理石砌成的广场可容千人。每当朝霞夕照,寺内晨钟暮鼓,经声佛号,沉抑悠长,回荡山谷,可谓“巷巷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清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六上宝华山,为大雄宝殿亲笔题匾“光明法界”。隆昌寺因律戒严明“为金陵四百八十梵刹之最上者”,被佛教称为“律宗第一山”,不但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僧尼来此受戒,而且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僧人也前来朝佛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