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1928年1月12日,渌口地区工农自卫军攻打渌口团防局失利,27名自卫军战士牺牲。渌口一片白色恐怖,殉难者家属不能前来收尸,除亲友出面领走部分尸外,还有张启茂、张华山、易元胜、袁发树、易升翠、张大桂、刘奉年、唐文申等18位烈士和l位外乡遇难者的尸体抛在杨家山。杨家园的民众立即筹款购置棺木,将十九具尸体同葬于一冢,称“十九人堆(冢)”。封土堆长25米,宽l米,高0.7米,墓前立有高l米,宽0.4米的麻石墓碑,其碑上刻有“十九人坟墓民国十七年杨家园众姓立”等......[查看详情]
萌宠乐园是一家室内动物园,是基于宠物共享而全新打造的集科普、展览、研学、自然教育、体验、繁育、交易于一体的宠物体验馆,旨在为广大萌宠爱好者提供一个和自己喜欢的萌宠享受快乐时光的平台,现有羊驼、苏卡达陆龟、松鼠猴、孔雀、柯尔鸭、蜜袋鼯、雪地松鼠、土拨鼠、蓝舌石龙子、鬃狮蜥等五十余种珍贵萌宠和百香果、紫藤、葡萄、锦屏藤、八月瓜、铁线莲、玫瑰、夜来香、清香木等二十余种植物。入园后有专业讲解员提供全程服务,可以喂鹦鹉吃瓜子,可以喂松鼠猴吃虫子,可以喂羊驼、兔子、荷......[查看详情]
渌江书院坐落在醴陵城西,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渌江书院是以宋、元、明的学宫故地作基础,于乾隆18年(1753)创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书院从创办至清末废科举停办,历时151年。光绪30年(1904),书院改为渌江学堂,此后沿用至今。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渌江书院素有醴陵文化摇篮的美称,为振兴醴陵文教,培植英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其一,有名流掌教。朱熹曾在前学宫讲学;左宗棠于道光16年至18年(1836—1838)在此任......[查看详情]
长庆寺,位于黄沙乡钟鼓村钟鼓山的燕窝形,背靠雁鹅石,左为夹山壁,右有神仙坡,两旁山势前伸向下倾斜约一公里,左右各突起一小峰,左如钟,右如鼓,故名钟鼓山。“钟鼓”正前方一独立小山包,形似狮头。传说观音菩萨携善财童子云游钟鼓山,见燕窝形众山环抱,左钟、右鼓,前有山狮守门户,后有展翅雁鹅,旁有山泉潺流,为人间仙境,便降下云头观赏。善财童子在右边山石上留下深深足迹,神仙坡由此得名。观音菩萨现身钟鼓山一事传开,后人便在燕窝形修建长庆寺,有山门、观音殿和大雄宝殿。旧志......[查看详情]
屏山寺位于王坊乡屏山村大屏山巅。大屏山是武功山由江西省萍乡市杨岐山西行进入醴陵的支脉,地跨两省,主峰在醴陵,高615.7米,矗立于群山中。山上林木茂密,天上白云飘浮,地下煤碳深藏,山谷泉水涌流。从山巅俯看渌江和澄潭江,宛如两条玉带,不经意飘落在屏山脚下的左右两边,煞是好看。屏山寺建于明朝,系砖木结构,硬山式顶,小青瓦盖面,山门题:“吴楚古刹”。山门内为庭院,有衣钵塔,塔碑题“临济众宗衣钵塔”。还有一株高7米的千年罗汉松。前殿供佛祖,后殿供观音、关帝、包公。......[查看详情]
云岩寺,座落贺家桥镇寺冲村九峰山麓。昙晟,俗姓王,少年出家,曾师事百丈慧海禅师。昙晟云游来醴陵贺家桥九峰山麓,见群山回护,山岩陡峭,寒林滴翠,古松参天,清泉涌流,祥云缭绕,俨然佛境,便在岩下面壁坐禅。后投澧州药山惟俨门下得法。唐大和年间(827-835)再来九峰山下,在原坐禅岩旁建云岩寺,开坛说法,僧俗云集,寺冲即由此得名。元朝,寺冲冲口陡壁石刻“古寺云岩,九峰名山,昙晟宝所,第一禅关”。至今字体清晰。昙晟弟子良价得法后,在今东堡乡烟竹湖建寺,因九峰山及附......[查看详情]
位于渌江乡福建围村。1891年,立三祖父元吉购置,土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建筑面积922平方米,座东朝西,黄色围墙,八字柴门,门额题“芋园”。门联为“春华秋实,日升月恒”。进柴门15米为正屋,大门石刻门额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李立三同志故居”。 李立三(1899—1967)原名李隆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上海市总工会委员长,中华......[查看详情]
东富寺,位于东富镇东富村芷泉岭旁。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二十一年(1826)重修,占地3300平方米,为砖木石结构,硬山式顶。寺正中大门横额楷书“东冨寺”,“富”字写成“冨”字,系仿山东曲阜孔府门联的“冨”字写法,意为“富贵无顶”。但却成为百余年来不少人议论的话题:有人说东富寺后有一小山丘,书写门额的作者,以寺后小山代替富字上的一点。过去东富一带比较贫困,当地人便说:“富”没一点,是东富贫穷,富不起来的原因。其实,旧社会有三座大山压在农民头上,哪处的农民也富不......[查看详情]
牌坊位于东堡乡柘塘坪村彭氏祠堂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邑绅彭之冕为纪念母亲袁氏而建。牌坊系花岗石仿木结构,有四柱三门,二层,歇山式顶,龙状鸱尾,檐角上翘。四柱为正方形,柱下座兽为8个仰面石狮,正面中门阴刻楷书:“奉直大夫彭明俊暨宜人袁氏之坊”,上竖刻楷书“圣旨”二字。左右门额横刻“敦伦”、“乐毅”,字体雄浑有力。背面刻建坊题记,坊主家世等。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庄重大方,并饰镂有狮子滚球、二龙戏珠、麒麟和人物等石雕,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有一定艺术价值。
老百姓历来崇敬清官,民国时,醴陵县境有9处包公庙。冷水包公庙是市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现存包公庙,位于栗山坝镇冷水村,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清朝曾多次维修。1928年,主殿部分损毁。1985年,当地群众集资,按原貌修复。庙座北朝南。主殿为砖木石结构,硬山式顶,门两旁有对联:“孝于亲,忠于君,劳心于国,施惠于民,德望重千秋,今日犹思贤宰辅;冤则雪,讼则解,弊政则除,贪官则赅,威名传万代,当年共颂话阎罗”。戏台面积约50平方米,歇山式顶,翼角......[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