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遵义是贵州北线旅游的中心,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唐代即称遵义县,南宋时播州治所迁于此地,并修筑城垣。 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坐落在遵义市红花岗区红旗路80号。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遵义,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正确的航道。解放后,国家重新整修了遵义会议会址、毛泽东长征在遵义驻地、红军烈士陵园和娄山关等纪念景点。 1957年7月1日,“遵义会议纪念......[查看详情]
遵义凤凰山在市区中部,巍峨矗立着一座苍翠的高山,它就是被誉为“绿色明珠”的凤凰山。由小龙山、螺蛳山、狮子山等20多个大小山头组合成,面积约3.5平方公里。山峦起伏,湘江绕山麓穿城而过。登上海拔1057.9米的主峰,全城尽收眼底。 凤凰山林木葱茏,蔽日遮天,草木畅茂,鸟兽繁殖,为天然公园。区域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井泉如珍珠镶嵌于林海之中,著名的有高山龙泉、双眼凤井、金银井、红沙井、白沙井、青沙水、洗经池和金刚塘,人称“凤山八泉”。凤凰公园修建在凤凰山西南坡,......[查看详情]
仁怀三温泉在遵义县至仁怀县的公路途中。即盐津河、坛厂、团结三个温泉。其中盐津河温泉水温达60度,泉水喷涌,四季不断,含多种微量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心血管诸病,有较好的疗效。周围有果木林场,果木树叶婆娑,四季花香扑鼻,秋季果实累累,桔黄橙绿,景色艳丽。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楼上有梭门梭窗。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外层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通西阔2......[查看详情]
建立台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和科学研究交流中心综合楼,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台江古生物化石动物群是全球发现早期生物遗迹的最丰实的地点和动物群,对研究早期后生动物的产生、演化及生命的起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为对古生物化石群进行有效的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弘扬民族文化,开发新旅游景点,建立古生物博物馆势在必行。
茅台镇在仁怀市赤水河畔。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之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于3月16日至17日在此第三次渡赤水河,向川南挺进。在郁郁葱葱的河滨地带,现建有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当地生产的“茅台酒”,历史悠久,18世纪中叶即有酒坊20家。见于文献记载的“茅台春”与“茅台烧春”,到20世纪初已跻身世界名酒之林。
十七驳石桥坐落于赤水墟东,是一条石驳桥,共十七驳,故名“十七驳桥”。全桥长70.5米,宽1.3米,高4米,桥底中间石砌3个大榄核形桥墩,其余是六条方形柱支撑,桥面并列3块长花岗石板,共51块石板铺成。 此桥原为赤水客家人所建,何年兴建未见记载。土、客相争时曾被拆毁,至宣统元年(1909年)绅商司徒廉、司徒发猷等倡议重修。目前,靠赤水墟这边已有八驳桥面,被填为陆路路基,十七驳桥现在实际上只剩九驳了。 赤水古时为河海之地,随着地理变化,沧海变良田,遗留......[查看详情]
神秘的“桫椤王国”——金沙沟 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人,无不对影片中展现的神秘的远古景观而印象深刻。尽管恐龙已无法再生,但是它们的生存环境却还能奇迹般地保存在赤水境内——2亿年前与恐龙共存的桫椤原生林依然郁郁葱葱。 桫椤,又名树蕨,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冰川前孑遗植物。桫椤植株高大,一般株高3—5米,最高近10米。一般主干不分枝,叶项生,形如巨伞,状若华盖,树形优美,四季常青,享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 早在距今约1亿8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就十......[查看详情]
大乌江风景名胜区属贵州省省级风景区,计有自然景观三大类十三分类,人文景观四分类九种类,共计景物景观51个,自然景观39个,人文景观12个,分布在连片的6个段区和2个独立景观中,面积约100km2,景区自然环境好,无空气和水体污染,环境质量高,水陆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景区内有奇险属幽深峡谷、莽莽原始森林、稀有珍奇动物、汹涌江水、奇形怪石,有难解的历史之谜、新奇的山民风情、红色的革命经历。大乌江是中原通往黔中腹地的黄金水道,汇粹高原古朴雄奇,汇集高原......[查看详情]
回龙场景区——红军长征强渡乌江回龙场战斗遗址位于大乌江的中段,以回龙桥为中心,上至构皮滩,下到沙水湾,长约1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是红军长征纪念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游览点。 回龙场景区位于大乌江迴龙渡口,两岸山势刀僻斧削,江水湍急,人称乌江天堑。有“横走天下路,难过乌江渡”的说法。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从乌江南岸以仅有的一艘船强渡乌江,奋勇击溃了驻守北岸的侯之担部队,成功地渡过乌江,顺利地召开遵义会议,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