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延庆县城东北部白河两岸,距市区约100公里。公园内内含有5个景区(小昆仑地质科普区、地质公园中心区、乌龙峡谷地质水文游览区、燕山天池休闲度假区、大滩生态示范区)和众多地质人文自然景观,是全国以典型、稀有、珍贵硅化木群为主体的国家地质公园。在地质公园的中心区,已挖掘出木化石57铢,其分布在白河两岸山坡上的海相沉积沙页岩中。这些木化石是研究华北地区中生代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演化的重要依据。
位于天安门东侧。2002年9月开放。菖蒲河系外金水河(见金水河)东段,是皇城水系组成部分。源于西苑中海,流经天安门前,再沿皇城南墙北侧向东汇入御河,全长510米。20世纪60~70年代,菖蒲河被铺上盖板,由明河变成暗渠。2002年复改为明河,并在其址建公园。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河道全长510米,水面宽12米,水深1.5~2米,与天安门前的金水河连通。河道中已放入了1 000公斤锦鲤和红鱼,河边保留有60余株古树,并新种植了大量花草和树木。整个公园的......[查看详情]
回龙公园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风格与现代园林风格相结的用传统园林。曲折迂回的园路,错落有致的缓坡地,古典传统的珍珠亭、牡丹亭、如意亭、林荫花架和传统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假山石,牡丹、月季等造景元素,以及疏密有致的植物配置来营造本公园曲径通幽、大中有小、小中见大的空间艺术效果和富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景观个性。 龙文化的引入在公园中开辟一条开阔规则的视觉走廊,注入龙文化的概念,建立龙文化景观观赏的空间序列,营造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和个性的景观格局。同时还有以......[查看详情]
明长城隧道:明代以前,一片石是一条京--秦之间的交通要道。到了明洪武十三年,著名将领徐达奉旨修筑九门口段长城,竣工后,徐达大将军和设计师们根据九门口所处的险要地理位置,设计开掘出一条从长城内侧校军场,不经九门城关,而秘密直通关外的山中暗道,这条座落在长城下面山体中的暗道全长1027米。 隧道共有两个出口,一个入口。一个出口直对点将台,一个出口为一片石战场。一个出口直通关外,洞内有29个大小岩洞,分别为号钟室、卫生间(茅房)......[查看详情]
琉璃厂在宣武区和平门外。辽时为海王村。元明时曾设琉璃窑厂,因有“琉璃厂”之称。清初古董商开始在此经营,乾隆时(1736-1795)已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 建国后这里更富有文化街的特色。驰名中外的荣宝斋及中国书店和文物商店的许多门市部如文奎堂、邃雅斋、宝古斋、庆云堂等先后在此设立。过去,书家、名士如何绍基、陆润库、康有为、华世奎、翁同、梁启超、沈尹默等都曾为书铺、文物店题写牌匾,后又有当代书家为革文阁、......[查看详情]
北京红太阳美食生态园是一家以自然生态、绿色环保为主体的大型餐饮企业,营业面积5万平方米同时能容纳3000多人就餐是国内绿色生态酒店的龙头企业。 整个餐厅全部是玻璃钢框架大棚式建筑,棚内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阳光妩媚四季如春,顾客置身于自然植物中就餐真是别有一番享受推荐生态丰收菜、长白山山珍锅、野菜豆腐、雪茸地瓜球、伊梨酥羊排等。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太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东)侧。文献记载,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唐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汉代则不仅京城立庙,各郡国同时立庙,于是其数达一百七十六所,这是和后来天子宗庙仅太庙一处的制度很不相同的。 太庙正殿 除殷墟、二里头、周原有可能为宗庙的遗址外,较为明确的遗址,应为西安汉长安故城南郊的“王莽九庙”遗址。遗址有十一组,每组均为正方形地盘,四周有墙垣覆瓦;各面正中辟门;院内四隅有附属配房,院正中为一夯土台,主体建筑仍采......[查看详情]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一个经营民间旧货.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除了汉族外,还有回、满、苗、侗、维、蒙、藏、朝鲜等十几个少数民族。 每周四至周日开放4天,市场分为工艺品大棚区、古旧家俱区、古旧字画书刊区、古玩区等四个经营区,经营各种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摊位,全国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查看详情]
新华门原为宝月楼,新华门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皇帝还为上下各有七间房的宝月楼题写了"仰视俯察"的匾额。传说宝月楼是乾隆皇帝为讨得香妃的欢心而建。香妃入宫后思念家乡终日闷闷不乐,乾隆皇帝就建了宝月楼,还在楼对面建了回营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使得香妃登楼就可见到家乡景色。后来皇太后得知此事,暗中缢死了香妃。这段传说虚构的成分居多,尽管如此,后人还是由此衍生出了一些动人的故事。 碧空万里下的新华门 宝月楼原本......[查看详情]
日坛位于朝阳门外东南,明嘉靖九年(1530年)始建,以白石砌成一导方台。坛面原为红色琉璃,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墁砌。现坛台早已无存,只有四周的矮墙完好无缺。日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阳大明之神的地点,每年春分日出寅时行祭礼,文武百官相随而至,浩浩荡荡。建国后,这里经过绿化辟为公园,园中有凉亭、喷水池,花木山水,相映成趣。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金台夕照”虽已成为传说,但也能即新景而生怀旧之情。落日余晖之下,日坛公园以其古墙新树迎接着远近游......[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