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在滇西北的剑川,有座石宝山。以石为宝,说来有点奇怪,其实,却大有奥妙。这不仅因为这座山里奇石千姿万态,各呈其妙,而且在山中有着南诏的艺术瑰宝:17个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内容独特、地方民族色彩浓郁的石窟。这些石窟分布在石宝山的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3处。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位于大理市下关洱海南路东段,洱海航运码头旁。占地50亩,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是一个大理古代建筑与白族民居建筑相结合,有浓郁地方民族风格的园林式博物馆。该馆是以青铜文物、南诏国、大理国历史文物和白族民俗为基本陈列的博物馆。现有《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青铜文物展厅》、《南诏、大理国绘画艺术展厅》、《白族展厅》等12个展厅。展品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其中不乏稀世珍品。通过参观,可全面系统地了解大理地悠久历史和白族灿烂......[查看详情]
大理古城南门外文献楼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抗日战争时期撤毁。从它雄伟的气势中,您可以领略到南诏古国的王者风范和气度,而在文献楼和大理古城南楼之间的1300多米的街道,即可以令您感受到大理白族浓郁的民族风情。 沿青石板铺面的街道走在文献路两旁,青瓦白墙,飞檐斗拱的建筑配以及淡墨画,华丽而又不失庄重古朴。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西至东沿着街边潺潺流淌,奏响一曲和美悠闲的歌,门前一树树杜鹃花、山茶花竞相开放。走进街后的小巷,您会为"街街......[查看详情]
杜文秀墓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下兑村。建于1917年,为杜文秀女婿张志勋所建,侧面为长方形,正面近正方形,南北向,长约1.7米、宽约0.7米,墓碑高约0.4米,宽约0.3米,墓顶为石雕屋顶式墓盖,两侧为大理麻布石制。1956年,大理县人民政府重修杜文秀墓,改立墓碑,正中直书“杜文秀之墓”5个大字,旁有两行小字:“原命生于道光癸未年十月初八日;大限卒于同治壬申年十一月廿六日。”由此可知,杜文秀生于公元1823年,卒于1872年,牺牲时年......[查看详情]
苍山感通索道于2000年9月建成投入运营。索道设备由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制造,是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6人吊厢索道,索道斜长2524米,上、下站高差285米,承载索道直径38毫米,主电机功率285KW,运行速度5m/s,单边运行时间8分钟,客运吊厢39个,维修吊厢1个,运输量单边770人/小时。整条索道设有上、下站,下站设在寺院感通寺旁,海拔高度2267米,上站设在“清碧溪“景区,海拔高度2552米,整条线路设有支架12座,支架有18米,11#、12#架之间......[查看详情]
感洱海静美,观苍山雄伟洱海游船 游船造型美观大理旅游集团游船分公司拥有洱海一号、杜鹃号、苍山号、大运号、海星号等大型游船,游船风格多样,造型美观大方。游船有观景厅、歌舞厅、KTV包房、咖啡厅等设施,有“金花”、“阿鹏”热烈欢乐的迎、送宾仪式,游程中举行三道茶歌舞表演,让广大游客饱览苍洱风光的同时,享受到“礼仪之邦”的待客礼仪,领略白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歌舞艺术。小普陀岛 修身养性之地在云南洱海东部海中的一个小岛上,相传观音开辟大理坝子时,在这里的海面上丢下一......[查看详情]
严家大院始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属现存完好的白族民居经典建筑群,是“白族商帮”领军人物严子珍老先生的庄园。严家大院精准体现了白族民居的特点,即“一进四重院”、“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等。其建筑布局及结构非常富有人性化,一进四院,院院相环,相互支撑又错落有致,而且具有极强的抗震力。楼上楼下院院相通相连,上下进出便捷通畅。光照充分,通风又透气。选料严格,做工考究,雕龙画栋,古朴典雅。整个院落,给人以温馨舒适、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