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千米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严家大院始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属现存完好的白族民居经典建筑群,是“白族商帮”领军人物严子珍老先生的庄园。严家大院精准体现了白族民居的特点,即“一进四重院”、“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等。其建筑布局及结构非常富有人性化,一进四院,院院相环,相互支撑又错落有致,而且具有极强的抗震力。楼上楼下院院相通相连,上下进出便捷通畅。光照充分,通风又透气。选料严格,做工考究,雕龙画栋,古朴典雅。整个院落,给人以温馨舒适、养......[查看详情]
大理苍山简介 大理苍山,又名点苍山,古时称为熊苍山、玷苍山,大理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大理苍山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长约50公里,如一道绿色屏障,雄峙于洱海西岸。 大理苍山景点 公元八世纪,南诏王异牟寻曾仿照中原政权的做法,把南诏境内的名山大川敕封为五岳四渎,点苍山被封为中岳。大理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序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查看详情]
在大理市中和镇南太和村西面山坡上,为南诏国早期都城。西倚苍山,东临洱海,面积约占3平方公里。遗址中现存南北两道夯土城墙。南城墙西端从点苍山五指峰麓向东延伸1.5公里,北城墙西端从佛顶峰向东延伸2公里。遗址西部佛顶峰上有金刚城,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遗址中有南诏德化碑。碑西为南诏宫殿建筑所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古城周边景点—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崇圣寺三塔可谓千古奇观,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首,前一后二,呈等腰三角形排列。大塔居前,又名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始建于南诏国劝丰佑(公元823-859)时期,为16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典型的唐塔的建筑风格。前有石砌照壁,照壁上嵌有明万历11年(公元1583年)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手书的“永镇山川” 四字。南北小塔,在大塔西南,西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查看详情]
大理苍山西耸,洱海东卧,在苍洱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云景奇观,令人遐想陶醉。其中最奇妙、最迷人的有苍山佛光、望夫云、玉带云、火把云等云景。 苍山佛光具备的条件是雨后放晴,有云雾缭绕,有太阳折射,只要条件具备,人们在苍山顶旅游时,都可以见到。 望夫云一般在11点-13点左右生成,是大理指示性气候的云,一旦出现就预示洱海地区将有大风。传说望夫云是南诏阿公主的化身,她因与苍山上的年轻猎人相爱,遭父王反对,并请来罗法师将阿龙害死,打......[查看详情]
“元帅府”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内。四周城墙高3米,宽2.l米,占地2万多平方米,是一座城中之城。议事厅殿上挂有杜文秀手书对联: 天生英雄夺回汉朝世界 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 1872年,1983年重修。墓高5.7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下,滇西爆发了回、汉、白、彝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回族杜文秀被推选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攻下了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所到之处,“杀官安民”,军纪......[查看详情]
仲秋时节,浓雾、无月、刮东风之夜,凌晨1时左右,巍山弥渡两县交界处浓雾弥漫的隆庆关山垭口,铺天盖地的鸟儿盘旋打转,婉转嘹亮的鸣叫声响彻云霄。这是数以万计的候鸟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迁徙的必经地,被人们称为“鸟道雄关”。 隆庆关是古代“西南丝绸古道”人马驿道的重要通口,海拔2700米,至今还保留着明代万历年间刻写的“鸟道雄关”石碑。鸟类专家们认为,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最早、最古老的关于“鸟道”的记载。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查看详情]
拱辰楼位于巍山县城,为明蒙化府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拱辰楼原为三重檐城楼,永历四年(1650年)改为二层。现楼为重歇山顶,面阔5间28米,进深17米,高16米,建于高8.5米的城廊上。楼阁南侧悬“雄魁六诏”匾额,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化府同知康勤所书,北侧则悬“万里瞻天”匾,乾隆五十年,蒙化直隶厅同知黄大鹤书,二匾书法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登楼可俯视全城,整体建筑古朴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