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关地处武夷山中段西侧,域内山脉纵横叠嶂,在高度海拔150~1350米之间。1933年邵式平组建闽赣苏区,德胜关是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块红色土地,旧貌换新颜,特别是一九五七年,邵式平省长亲手创办全省国营林牧农综合垦殖场,其中就有德胜关垦殖场,一大批国家干部、工人、转业军官、上海、扬州等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告别城市、军营、父母,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来到这秀丽的群山之中,开发山区、建设山区,创办了江西省国营德胜关综合垦殖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上村已旧貌换新颜,总场大楼、机关食堂、宾馆招待所、灯光球场、电影院,文化馆,广播站、医院学校、银行邮电、粮所饭店、商店小吃、应有尽有,白天行人如织,入夜灯光璀灿,人称“黎川小上海,德胜南京路”!
现如今的德胜农垦小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行全面环境整治,打造德胜农垦文化特色小镇。通过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扶贫产业,德胜关迸发出了活力。在这里您不仅可以看到上个世纪父辈们挥洒汗水和热血的历史文化,走进德胜农垦广场学习垦荒前辈们甘愿吃苦、艰苦创业、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农垦精神,参观农垦记忆馆和农耕记忆馆见证老一辈知青回到乡村艰苦创业的辛路历程。更有德胜关怀旧电影院带您走进“黎川小上海”体验那个年代多姿多彩的生活。最后可以参观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的主战场德胜关苏维埃旧址附近建立的德胜户外拓展训练基地。
2017年为纪念建场60周年,农垦后代集体动议,捐资,建设了农垦文化广场。在农垦文化广场,一座垦荒建设者群像的雕塑映入眼帘,两边的浮雕墙面,记载着德胜关历史和垦荒建设的场景。在浮雕墙的后面记录着农垦广场的捐资名单、捐资金额、以及农垦一代,后代为纪念德胜关生活经历的诗赋、散文。广场两边分布着两个花圃,花圃中各立着两块源石。分别刻着“赤城、坚韧、创新、奉献”8个字,这是对垦荒者的客观准确的评价。
关上抗寇名德胜:德胜关,始名“关上村”。是黎川与褔建通商的重要通道,到明清时期,己发展成重要商品集散地。明末袁氏民众由福建迁来。明中嘉靖庚申年(1560),因对明末朝廷不满,袁氏举行起义。朝廷派知府王逊镇压,守备王址血战殉难。官府军队最终得胜,改名“得胜关”,后谐音成今名
古驿繁华数马咀:马嘴位于武夷山西麓的德胜关南偏东,德胜河边。因此处山形连绵,远看如飞奔的骏马从南向北奔跑,到此呈马嘴状,而被称为马嘴。马嘴村依山脚而建,明清以来,从半岭古道上来往的商人络绎不绝,他们把福建的山货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黎川县城,再通过水运运到更远的建昌府、豫章郡等地。各种山货应有尽有,深山中的马嘴因此而繁华异常。
嘉庆水难铭巨石:2010年6月18日上午8时,黎川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短时间内引起山洪暴发,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全县损失惨重。茅店村地处德胜河的上游,是“6?18”特大山洪的起始地。暴雨造成德胜镇全境受灾,桥梁垮塌,公路中断,经济损失无法统计。洪水过后,在重灾区茅店村损毁公路边发现一块距今200多年的清代水文石刻,记录着清嘉庆七年(公元1803年)夏天那场山洪暴发,损失惨重的情景。
华盖峰上展红旗:德胜关地区是闽赣苏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补给方便、群众基础扎实,成为了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的主战场。1933年12月初,著名的团村战役打响。这场战役由彭德怀军团长亲自指挥,指挥所则设在县城通往德胜关途中的华盖峰顶的一座庙宇。这场战役名垂红军光荣战史。
农垦小镇再辉煌:2014年8月19日,德胜镇正式挂牌成立。也正因为2010年6月那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德胜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灾后重建中,以德胜新区建设为轴心,以“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小城镇的科学建设之路。
高举右手向前召唤的是领导者形象,这是垦荒的领路人,有身着旧军服的转业军官,他们面容坚定,意志坚强;有工人、农工形象,他们是建设山区的主力军;有一位手握教材的女教师,教书育人、传播知识、为人师表;在雕塑中还可以看到一对男女少年形象,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在憧憬未来,在向大山呼唤“德胜关,我们来了。”在雕塑后面是一面鲜红的党旗,镰刀铁锤、金光灿灿。这寓意着,垦荒者在党的召唤下,走向山区,开发、建设山区那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垦荒者三个字刻在基座的正中央。
农垦大军入关山:1957年12月23日,省直机关500多名干部响应“开发山区、建设山区”号召,来到德胜关,由于当时没有公路,他们经过5、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用独轮车推着老人,挑着小孩,参与德胜的建设与发展,德胜关人民在关口,热情的迎接着垦荒战士们的到来。
井水老宅绘蓝图:1933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肖劲光、邵世平、方志纯在这里战斗过并建立了闽赣省政府。垦荒者来到的当天晚上,李云台、屈邵建、吴广祥等13名垦荒领导者在这里召开了会议。在这里描绘了德胜关开发建设的远景,对当时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披荆斩棘建家园:展现当时垦荒前辈开发及建设山区的情景,生活极为艰苦,驻扎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竹筒饭,南瓜汤。但他们上山伐木、开垦荒地,干劲十足。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土制火车轨道,大大提升了运输木材的效率。
红军传统传后代: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经常深入学校给孩子们宣传革命传统,艰苦奋斗精神,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些农垦二代发扬优良的传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贡献,他们成为将军、科学家、杰出的领导者。
业绩辉煌献祖国:随着垦殖场的创办,德胜人民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陆续创办了电炉厂,整流器厂,耐酸泵厂等20多家企业,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为江西电炉厂生产的电炉出口欧亚6国,授中共中央军委、国务院嘉奖。
走进农垦记忆馆,进一步了解德胜关这块富饶、英雄、多情的土地。学习垦荒前辈“甘愿吃苦、艰苦创业、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农垦精神。1957年,德胜关迎来了一大批国家干部、工人、转业军官以及上海、扬州等地青年,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沿着红军的足迹,来到这里创办了德胜关垦殖场。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他们住牛棚,睡地铺,在艰苦的垦荒生活中把大山当成了家园,把家园建成了桃园。先后创办了电炉厂,钢琴厂,整流器厂等1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近万人。每当夜幕降临,地处偏远山区的德胜关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好一派繁华的景象。这里楼房豪华,商业繁荣,教育水平高,思想开放,衣着时髦。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德胜关成为远近闻名的“小上海”。依托垦殖场的农垦基础,创办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德胜分校。在这块独特的土地上,传统的农耕文化、农垦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和共大文化相互碰撞,造就了德胜关不寻常的历程和多彩的故事。农垦记忆馆主要围绕六大主题打造:红色基因、农垦场史、农垦成果、农垦文化、农垦生活、农垦革新。
这里面收集了上百件当年垦荒前辈以及当地村民使用过的各类生活、生产用品。从“衣、食、住、行、用、艺”等六个方面,再现了晨出暮归、自给自足、渔樵耕读的乡村田园生活。这些沾满了泥土气息的老物件,让传统的农耕文化绽放着别样的光芒。在这里,不仅能够切实感受前辈们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力量,还可以让今人了解传统农业和文明礼仪,体验农耕文化的古老韵味。
德胜农耕记忆馆,带你回到乡村,记住乡愁。
德胜关影剧院始建于1973年5月,是在拆除原简易木竹结构的老电影院地址上建造的,于1975年10月全面竣工。外观是以杭州的一座影院为模本,结合德胜关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