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是一处道教庙宇,位于介休县城西北角,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后土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南朝宋大明元年(公元457年)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皆重修。现存殿堂多为明、清建筑。是一处包括五进院落并配有楼台殿阁的庞大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里,有影壁、山门、过殿、东西廊房、三清楼、钟鼓楼、后大殿等。整个院落布局紧凑,结构合理,气势雄伟,又富于变化,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寺庙建筑。在占地范围并不算大的空间内排列了如此众多的殿阁,但给人的感觉却是疏朗、宽展......[查看详情]
常家庄园为城堡式建筑,原有八道堡门。由于时代变迁,战争损毁、人为拆除等,至今只幸存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座了。 耸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巍峨的堡门,是常家庄园的东北堡门,堡门高24米、宽15米,显示出常氏的大家风范和富甲一方的气派。 建筑特征:歇山顶、抱厦门、二重檐;上有12个垛口、12根通天檐柱、12根卷棚支柱、五开间、底层为一斗三升五彩、上层为一斗四升七彩。
常氏宗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常氏后裔中的一支常万杞(后称南常)和另一支常万达(后称北常)则分别建立起了自己这一支系的祠堂,村人称之为“南祠堂”和“北祠堂”。由于历史的原因,包括南祠堂在内的常家庄园南常部份已毁损殆尽、无法恢复,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就只是常家的北祠堂了。 现存的北祠堂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位于北常后街东北侧,它的修建历时三年,耗银二万余两。它的院宽25米,七开间,进深长百余米,占地八亩。整个祠堂分......[查看详情]
常氏静园占地120余亩(8万多平方米)的静园,是常氏家人休闲、游乐和陶冶情操的场所。常氏将其冠名为“静园”,非常清楚地表达了主人修建这座园林的追求和目的。“静”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回归,是一种“出世”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心态。 匾:静园——源于《道德经.归根第十六》:“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纷纭生息,最终回复各自的根本,就叫做“静”;而静中又孕育着新的生命,这就是自然的常规。知道并尊重这种常规,才是明智和高明的。 联:......[查看详情]
进入颇具江南园林风格的卷棚挑檐式静园门,我们就来到了常家最早的园林——杏林。这里是常氏最早建成的园林区。十亩园区,广栽杏树,从心境上讲,常氏取意寄情修建杏林,有三层典故和含义:其一,常氏崇尚儒学,尊孔子为宗,而孔子最初讲学于杏坛,开创儒学。其二,杏花开于二月,报春最早,其时也是各地举子赴京会试之时,故而杏花又名及第花,作为文化世家的常家自然偏爱这种吉祥的花木。其三,相传汉末吴国名医董奉为人看病不收分文,只让患者家属在他门前栽植杏树为报,年久成林,董奉也......[查看详情]
走过这座规模不大、由四只大小不同的青石狮子围护的四柱三门木制牌坊,眼前是一片槐、柳、松、丁香等高大乔木与野花灌木丛生的天地;这里的景致野趣天成、曲径通幽,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穿牌坊而过,迎面这座砖雕小门里,就是常家庄园的“狮园”。 双层镂空博古图:砖雕小门的两侧花墙上,嵌有造型精美别致的镂空砖雕,叫做:“双层镂空博古图”。这类砖雕题材,多采自夏商以来各朝代的青铜器器皿、宝鼎、酒具、炉、瓶等形象。加上书案、博古架的图形及文房四宝、画轴佛尘、花草......[查看详情]
可园位于养和堂与客房院之间。面积虽然不大,但其间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等名花其芭林林总总、遍布园中,加之马兰等四时花草、奇松、石榴等树木,每逢春暖花开,真可谓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给人以别样的享受。 知味轩:轩内刻有由常家庄园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中共榆次区委书记耿彦波撰文、榆次区人民政府立的《重修常家庄园碑记》。 唐诗笔意帖:诗画同帖,在法帖史上非常罕见,但却是最能直观地表达“诗情画意”的一种碑刻形式。 在......[查看详情]
石芸轩书院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三院,从布局上则连为一体。私塾、小书房、大书院三者连为一体,儒商风骨尽得展现。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受博大精深之儒商文化之薰陶,常氏族中一批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向社会,成为了令世人瞩目的商界精英、学界名流。 在构架精美,造型别致,飘逸着儒雅文化气息的大门两侧,围墙上嵌刻的“学海”两字是王羲之的手迹,字里行间更见其力透纸背的功力。“学海无涯苦作舟”,常氏将这两个大字赫然刻于书院大门两侧,其用意也就不言自明了,而门楣上“贞而不......[查看详情]
衮雪:传说建安十一年(207)仲秋的一日,天高云淡,曹操带着文武百官,来到汉中石门栈道的褒谷之地。这进山清水秀,野花飘香,明净的褒水从山谷飞泻而下,指在河心的一块巨石上,溅起朵朵水花,如雪流排空。曹操被这美好的大自然景色陶醉了,书兴大作,题写了衮雪二字。字写好后,大家对曹的书法赞叹不已,不过对“衮”字缺了三点水的问题谁也不敢题,有一人壮着胆子问道:“丞相大人,你的书法如此之好,只是“衮”字缺了三点水。曹听后仰天大笑,他用手一指滚滚的......[查看详情]
历史上常家建筑主要为南常一条街,北常一条街,合称“常家两条街”。但其中大部分建筑都已毁于岁月和战乱,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北常的部分建筑了。北常世和堂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常氏第九世常万达为其三个儿子,十个孙子“三怀、十秉”所建。 常家庄园现存的建筑主要分布于后街以北,从东向西依次为节和堂、人和堂、慎和堂、雍和堂、谦和堂、养和堂、体和堂、广和堂、贵和堂。 常万达的堂号原为“世荣堂“、但老先生......[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