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灵山寺 拜佛祈福
灵山寺始建于公元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明清两代几经重修,大悲阁,大雄宝殿梁柱仍为金代建筑。灵山寺原名报恩寺,传说凤凰山为周灵王逝安之处,因而得名灵山。寺又因山得名灵山寺。
大雄宝殿 三世佛像
寺内建筑原有山门、前殿、毗卢殿、大雄殿、藏经后楼及左右配殿等。现仅存山门、中佛殿(又名大悲殿)和大雄殿等。大悲殿、大雄殿皆作单檐歇山顶,斗拱梁枋,还保留着金代建筑的遗风。大雄殿内的三世佛像为明代泥塑作品。后面砖墙上嵌有历代题咏石刻二十八幅。
塔林 苍松翠柏,古迹遗存
大雄殿前阶下有一座七级佛塔,建于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寺东角门外有塔林,东南有凤凰泉。灵山寺古柏葱郁,云烟缥缈,流泉潺潺,殿宇玲珑,自古被誉为“乃一方之奇观,光千古之名刹”,是中州著名的古迹之一。
城楼状山门 或是僧兵见证
别家寺庙都是正正统统的山门,三个门洞,灵山寺却别树一帜的有一城楼状山门。据说是明朝中期,社会动乱,灵山、丁湾等附近20多个村群众到寺院内避难。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存在僧兵有一定关系。
51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