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瑶山古寨 体验瑶生活,鸟文化,陀螺文化
贵州较大瑶族村寨,体验瑶生活,鸟文化,陀螺文化,丧葬砍牛习俗独特神秘,妇女着装“和风透乳”独特时尚,参观瑶王府、百年禾仓群,观看瑶山?古韵大型原生态文化节目。
陀罗比赛 白裤瑶的传统
陀螺,中国较早的娱乐项目,也作"陀罗",形状略像海螺,多用木头制成,下面有铁尖,玩时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之直立旋转,瑶语叫"将"。陀螺竞技能增强人的体质,锻炼心理素质和意质力,具有对抗性、竞赛性和娱乐性,同时带有时来运转的意思,转出健康、转出财运、转出爱情。陀螺竞技自古以来深受白裤瑶人民的喜爱,逢年过节各村寨都要举行陀螺竞技活动。因此,白裤瑶的春节也叫"陀螺节"。
贯首衣 体现瑶族的图腾崇拜
白裤瑶妇女的传统服饰“贯首衣”为一前一后两片布,以精美的腰带扎系,背部的布片上绣有精美的花纹,因此又称为“背牌”,是瑶族的一种图腾崇拜。
牛头和铜鼓 都是瑶族的图腾
牛头和铜鼓都是瑶族的图腾。该雕塑高8米,牛角间距12米,铜鼓直径为3米,公鼓和母鼓之间的距离为6米,两个铜鼓的鼓面为12生肖图,与鼓心的12角太阳芒相互呼应,四只青蛙匀称地铸于鼓面边沿。牛头铜鼓反应的是瑶家人对铜鼓的重视和对牛的崇拜。
丧葬文化 古老的祭祀方式
白裤瑶有砍牛祭祖的几俗,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后,都要举行隆重丧葬仪式,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带上米洒和稻穗赶来为死者送行,敲铜鼓、长桌宴、哭葬、送葬,而砍牛则是重要的活动环节,一般经过哭牛、转牛、抚牛、拜牛、砍牛、吃牛等诸多程序,已成为白裤瑶丧葬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