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绍兴山娃子农庄农家乐 绍兴县山娃子农庄创建于2004年。它位于绍兴县稽东镇裘村,占地250亩,距绍兴市区26公里。农庄建有200亩山地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种有南瓜、茄子、蕃茄、青瓜、娃娃菜等高山反季节蔬菜,"山娃子"蔬菜基地已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农庄有特种养殖基地30亩,养殖天鹅、孔雀、野鸭、七彩山鸡、鹧鸪等珍禽和土鸡。农庄辟有蔬菜瓜果采摘区、家禽珍禽观赏区、南方植物瓜果观赏区、垂钓区和棋牌室、多功能娱乐厅及餐饮区等不......[查看详情]
浙江嵊州象鼻休闲山庄农家乐 特色活动项目:餐饮、钓鱼、棋牌;农家特色菜:羊排、鱼头、野味等。 机构名称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象鼻休闲山庄 通讯地址绍兴市嵊州市鹿山街道象鼻休闲山庄 邮编312400 交通路线:嵊州市区城环岛-北经环城公路-下马大桥北-象鼻山脚-象鼻休闲山庄
中国第一尊露天弥勒大佛落座浙东佛教圣地雪窦山,并于29日在雪窦寺举行了奠基仪式。 雪窦寺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风景区内,以山清水秀的雪窦山而得名。历史上雪窦寺作为弥勒佛的道场香火兴盛,海内外影响甚广。 露天弥勒大佛坐落在雪窦山下,采用锡铜浇铸,像高38米,大肚笑脸,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面相慈祥端庄。 雪窦寺方丈怡藏和尚说,佛教自印度传入后,经与中国文化长期融合,逐步趋向中国化,其重要标志就是弥勒佛造像为五代十国时的中国僧人布袋和尚......[查看详情]
“罗汉洞”三字为金庸先生所题。这个天然的山洞,因洞口山崖很像一只卧着的老虎得名叫“蟠虎洞”。为了继承和弘扬新昌大佛寺的石窟艺术,将这个天然的洞窟进行了加工、扩展,在国家级雕塑大师的指导下,依据地势构建了1.1米至1.3米不等的五百罗汉,现称“罗汉洞”。 罗汉一词,是梵文译音,原称阿罗汉,佛教信徒修行的功夫不同,所以取得的成就也有上下高低之分,每一种成就叫一个果位。在大乘佛教中,至高无上的是佛,然后是菩萨,再次是罗汉;在小乘佛教里面......[查看详情]
"天下第一石"石云骨位于绍兴柯岩风景区。云骨高三十米,底围仅四米,上宽下窄。远远望去,耸立如锥,袅袅婷婷,如喷薄而出的云岫,故名云骨。云骨这一称谓,极富巧喻神思,集刚柔于一体。相传,云骨石石质奇异,建房筑屋冬暖夏凉
东浦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浙江旅游乡镇”,它位于绍兴市区西郊7.5公里处。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河流纵横,风光秀丽,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之称,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辛亥革命先驱徐锡麟、当代文学家许钦文的故乡。东浦镇的东浦老街是一条很有历史和特色的街道。这条老街头朝东,尾朝西,它形成于南宋,繁华于清代,早在元代,老街逢六设猪市。沿河南北店铺林立。在250余家店(铺)中酒楼就有45家。酒旗招展,酒客满座,觥筹交错,佳酿飘香。清人李慈铭在《夜沿官读诸水村至......[查看详情]
是绍兴县的第一大镇,也是浙江屈指可数的著名水乡集镇之一,因其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素有“金柯桥”之美称;又以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成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旅游乡镇”。明张元忭《三江考》上说:“今山阴三十里有柯桥,其下为柯水。”柯水流经镇内街河,镇得名于桥,桥又得名于水,70年代曾在镇内独山村出土石斧一件,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越绝书》上又有越王句践在独山“自治以为家”,后“徙琅琊,冢不成”的记载。东汉时,蔡邑在此......[查看详情]
在市区胜利西路、龙山北麓,现为绍兴饭店。面山枕流,环境典雅。此处原为明初韩御史别墅,后因韩氏快婿诸公旦在此读书而称快园。著名散文家张岱曾于此僦居24年,他的《快园道古》也在这里问世。
绍兴城偏门外两里许的快阁村。南临鉴湖,为陆游晚年饮酒赋诗之所。清乾隆年间重建,同治八年(1869)为姚氏购得,成为藏书之所,俗称姚家花园。阁旁有庭园,假山鱼池,藤萝花木,颇具佳趣。登阁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今快阁已毁,只遗清人蒋士铨《快阁记》和陶方琦《快阁后记》两通碑刻,都移至府山越王台畔。
位于若耶溪源头化鹿山下的,创建清康熙五年(1666年),规模宏大,主体殿宇多达六进,加上侧室数百间,构成一个巨大的建筑群体。寺院在鼎盛时期僧人有千人之众,系江南一大名刹。相传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时清圣祖曾南巡到此,赐额“传灯志”,所以平阳寺又名“传灯寺”。平阳寺旧时藏有高僧弘觉禅师血书的《法华经》、康熙皇帝南巡时赠与弘觉禅师的黄钵一只及千佛袈沙一件,人称平阳寺“三宝”。民国30年(1941年),杜伟任浙东行署专员时,将“平阳三宝”移至天台国清寺收藏。......[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