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大佛寺风景名胜区位于新昌县城西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分大佛寺、十里潜溪、南岩山三个景区,以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闻名海内外。大佛寺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旁有......[查看详情]
在绍兴城南端,与龙山、蕺山鼎足而立,同为城中名山。历史上又名飞来山、宝林山、龟山。旧有巨人迹、锡杖痕、宝林寺、圣母阁、灵鳗井等古迹,山巅之应天塔奇秀兼有,揽登临之胜。越王句践曾在此修建“游台”,是我国最早见诸文字的天文台。应天塔原系宝林禅寺之七级浮屠,始建于东晋,唐时改名应天塔,宋代重建,明喜靖续修,十拱飞檐,建筑雄伟,佛像碑雕备极精致。1910年被香火烧成空心塔。今塔系1984年重修,高30米,呈六边形,共七层,塔顶盖以铸铁覆盆,巍巍壮观。塔山是市级文......[查看详情]
东浦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浙江旅游乡镇”,它位于绍兴市区西郊7.5公里处。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河流纵横,风光秀丽,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之称,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辛亥革命先驱徐锡麟、当代文学家许钦文的故乡。东浦镇的东浦老街是一条很有历史和特色的街道。这条老街头朝东,尾朝西,它形成于南宋,繁华于清代,早在元代,老街逢六设猪市。沿河南北店铺林立。在250余家店(铺)中酒楼就有45家。酒旗招展,酒客满座,觥筹交错,佳酿飘香。清人李慈铭在《夜沿官读诸水村至......[查看详情]
是绍兴县的第一大镇,也是浙江屈指可数的著名水乡集镇之一,因其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素有“金柯桥”之美称;又以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成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旅游乡镇”。明张元忭《三江考》上说:“今山阴三十里有柯桥,其下为柯水。”柯水流经镇内街河,镇得名于桥,桥又得名于水,70年代曾在镇内独山村出土石斧一件,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越绝书》上又有越王句践在独山“自治以为家”,后“徙琅琊,冢不成”的记载。东汉时,蔡邑在此......[查看详情]
在市区胜利西路、龙山北麓,现为绍兴饭店。面山枕流,环境典雅。此处原为明初韩御史别墅,后因韩氏快婿诸公旦在此读书而称快园。著名散文家张岱曾于此僦居24年,他的《快园道古》也在这里问世。
绍兴城偏门外两里许的快阁村。南临鉴湖,为陆游晚年饮酒赋诗之所。清乾隆年间重建,同治八年(1869)为姚氏购得,成为藏书之所,俗称姚家花园。阁旁有庭园,假山鱼池,藤萝花木,颇具佳趣。登阁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今快阁已毁,只遗清人蒋士铨《快阁记》和陶方琦《快阁后记》两通碑刻,都移至府山越王台畔。
位于若耶溪源头化鹿山下的,创建清康熙五年(1666年),规模宏大,主体殿宇多达六进,加上侧室数百间,构成一个巨大的建筑群体。寺院在鼎盛时期僧人有千人之众,系江南一大名刹。相传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时清圣祖曾南巡到此,赐额“传灯志”,所以平阳寺又名“传灯寺”。平阳寺旧时藏有高僧弘觉禅师血书的《法华经》、康熙皇帝南巡时赠与弘觉禅师的黄钵一只及千佛袈沙一件,人称平阳寺“三宝”。民国30年(1941年),杜伟任浙东行署专员时,将“平阳三宝”移至天台国清寺收藏。......[查看详情]
南岩寺为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的正式开放寺,在县城西5公里的西山村,旧志载:“山岩陡险,皆沙石积成,如筑墙壮,以物触之,纷纷而落,时或有崩堕者,世传大禹治水,东注积沙成岩。人掘其地,有螺蚌壳,云岩下乃海门也。”唐李绅《龙宫寺碑》载:“南岩海迹,高下犹存。”宋范仲淹诗:“伯禹水既治,一峰留此也。”宋王十朋〈会嵇赋〉:“南岩嵯峨,海迹古兮。”南岩山景区延绵十多里,胜迹有南岩寺、任公子古钓台、化云洞、大洞、铁佛寺、蝙蝠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