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汾河源头,古籍记载不绝,,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就记载说,管涔之山,汾水出焉门汉代史学家班固在他的《汉书·地理志》里也记载说,汾阳北山,汾水所出。著名的地理学家,北魏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对汾河源头更有详细的描述,说管涔山重埠修岩,泉水导源南麓之下,稚水濛流。又西南夹岸连山,联峰接势,与左、右温溪合,声流异注。水上杂树交荫,云垂烟接。从此水流潭涨,波襄转泛,成为巨流。所谓管涔山、汾阳北山,都是指位于今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的汾河发源地。 来到......[查看详情]
晋府,顾名思义,即山西省政府。位于太原市府东街 101号。始建于北宋初期,迄今已渡过一千多个风雨春秋。千余年来伴随着改朝换代,历经沧桑,屡经修缮、改建和扩建。一直为山西的政治中心,决策者的府第。北宋大将潘美曾在此扎营做帅府,后为州治,府治。金朝为河东路治。元代为行中书省治。明、清两代统治者又将此院作为山西的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为阎锡山的督军府、山西省政府、太原绥靖公署。抗战初为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太原沦陷后为日伪山西省行政公署所在地。日寇投降后,再度为阎锡......[查看详情]
榆次后沟古村位于榆次区东赵乡,与寿阳县相邻,全村有75户人家、280多口人,是榆次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可考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村庄建筑接近陕北窑居,沿河岸依山势而建,保留了砖窑三合院、四合院、独立式窑洞等大量古建筑和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村中精巧别致的古戏台、观音堂、菩萨殿,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后沟村以其古朴的农耕文化、纯正的自然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 2003年1月,榆次后沟古村......[查看详情]
大德通票号是由祁县乔氏在中堂创办,其前身是大德兴茶庄,约咸丰时已兼营汇兑,同治初年专营汇兑,约光绪十年(1884)四月正式改名为大德通票号,总号设在祁县城内小东街,1937年“七七事变”后,总号迁北京。 总号设有总经理、协理。下有坐柜一人,会计、文牍、外勤各三四人,另有学徒二三十人。总经理高钰,祁县子洪人;协理高章甫,祁县西六支村人。最初资本六万两,中期增至12万两,最后增至35万两。在北京、天津、张家口、石家庄、沈阳、营口、呼......[查看详情]
宏晋银号旧址位于祁县县城西大街14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17年由乔家堡村在中堂乔映奎创办。最初资本白洋6万元。1920年,因连年无盈利,乔抽走全部资本,改由闫维藩、杨炳接办。采用股份制,总计发行小票30余万元。闫为董事长、杨为经理。在太原、绥远、天津、安东、洪洞等地设有分号。1940年倒闭。旧址门面阔8间,深3间,现为工行,后为东西两院,坐南向北,东院现存26间房屋,西院现存10间房屋,总占地面积约780平方米。 ......[查看详情]
三晋源”票号是渠源浈在祁县独资经营的票号,开办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经历72年,1924年改为银号,1935年歇业,是经营时间较长的晋商“三大票号”之一。总号设在祁县城内财神庙街,曾在京津沪等地设有分号。“三晋源”票号承汇款以信誉为先,保证顾客凭票到承汇地按时取款,除汇兑业务外也发行银票。电视连续剧《昌晋源票号》说的就是渠家“三晋源”票号的故事。 新开放的“三晋源”票号再现了当时票号的兴衰轨迹,以充分的实物为游客展......[查看详情]
晋恒银号旧址位于祁县县城内西大街23号,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晋恒银号开创于1929年,主要经营汇兑业务。旧址坐北朝南,三进院,占地面积1067.82平方米,有房屋51间。属当地典型的里三外五穿心楼院。现主体建筑保存完好。
山西中医学院简介 山西中医学院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针推、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中医护理人才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中心,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山西分中心。学院1989年正式挂牌成立,1999年通过原国家教委合格评估,是全国最年轻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太原市汾河西畔,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学院现有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学......[查看详情]
学校概况 太原师范学院系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3月正式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师范学院。学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分为北、中、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54778平方米,建筑面积365483平方米。现有本、专科在校学生10595人,全日制成人脱产学生1442人,高师函授学生7050人,成人夜大442。新建的太原师范学院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