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万德苑位于大埔梧桐寨村,气势宏伟,是香港道教的著名道观之一,亦是旅游景点之一,环境清幽,景色怡人,万德苑由香港道教团体万德至善社建立,道观可供信众及游人参观及参拜。 梧桐寨村是大埔区内的一条古老村落,其中以全港最长的林村长瀑最为著名。 万德苑旁正是著名的梧桐寨瀑布的入口处。 由大埔墟巴士总站搭乘64K或65K到梧桐寨站下车,顺着路标走就可以到达“万德苑”。此乃香港著名的道观。继续往前走30分钟就可以到达井底瀑,向前10分钟到中瀑,再走30分......[查看详情]
大埔滘自然教育中心位于大埔滘村,中心主要以红树林和小白鹭为主题。而圈外有一个湖,这是小白鹭的居住地方。而且湖内了种了很多红树和有很多不同的生物居住。中心为三层, 第一层是小白鹭餐厅,第二层是人类民俗馆(25),第三层是露天烧烤场。
青山禅院从落新界屯门之北,建在青山的东麓,是香港最著名的古刹之一。它是香港无人不晓的旅馆游胜地,既然具宁静肃穆气氛,又有古迹文物可供欣赏。 世传青山禅院建於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东晋未年,惟原建筑早已废圮,经多番重建,因这青山禅院这一名称是本世纪以来的叫法;过去,它有过很多名字,如普渡寺、斗姆寺、杯渡寺、杯渡庵、青云观等。 1926年,青山禅院落成举行开光典礼,洒净仪式由妙参法师住持,名山古刹得以复兴,故显奇法师被誉为“中兴青山”祖师,显奇法师於1......[查看详情]
衙前围村位于九龙黄大仙东光道,东头村侧,是九龙其中一条古老的村落,亦是市区内仅馀且风貌不变的围村,仍然保存了完整的村屋、祖堂及天后庙。 衙前围村的历史距今600年,可上搠至南宋末年。围村曾建有瞭望台、护河和吊桥等。护河在日治时期被填平,吊桥亦已不复存在。村内曾装有两具大炮,保卫族人,后来被埋藏于村口附近。 衙前围村每10年会庆祝盛大的太平清醮,持续数天。庆典始于1726年,最近的一次在1996年举行。 现时,发展商长江实业拥有衙前围村的八成......[查看详情]
粉岭围位于粉岭,由彭氏家族兴建,至今已逾700年历史。粉岭围以别致的池塘和特别的布局闻名,大炮、城楼和风水鱼塘也别具特色,是香港少数能够保留古色古香的围村。宋朝末年(1120年至1280年期间),彭氏家族从广西扺港,并在此定居。围村、风水鱼塘和古炮,均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粉岭围还近建有思德书室和彭氏宗祠,建筑古雅,重修后仍保留清代建筑的风格,保留的文物甚为丰富。 游客可乘坐九广东铁粉岭站下车,再步行15分钟即达。 ......[查看详情]
上水围位于上水上水乡内,建于1646年。围村结构严谨,仍然保留原有的护河,是乡郊各个聚居地之中的极少数。上水围是廖氏家族的核心,其远祖在元朝(1271年至1368年)从福建南下,立籍于此。 乡内的廖万石堂,建于1751年,是香港保存最好及最具规模的客家宗祠之一,建造讲究,陈列大量珍贵文物,1985年获列为法定古迹。 上水围廖万石堂位于门口村与中心村之间,为上水廖族的太祖祠,其建成年代已不可考。但祠内悬有乾隆十六年(1751年......[查看详情]
曾大屋,又名曾氏大屋、旧称山下围,位于沙田博康村旁边,邻近狮子山隧道,是区内保存得最好的围村之一,亦是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 曾大屋是曾氏家族的住宅,由曾贯万于1848年建造。曾氏建宅的起源有二:一、曾氏在西湾河经营石矿场,并在筲箕湾开设三利石厂,后来致了富,便在沙田兴建围村供族人居住。二、曾贯万是五品官,相传有一班海盗把渔获交予他保管,他在渔获下面发现大量银币,而海盗又一去不回,遂用之兴建建宅。 曾大屋呈长方形,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尺,采......[查看详情]
积存围是大围的原名,位于沙田,由于是沙田最大的围村,因而称为大围。大围村是沙田十几条村历史最悠久的围村,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围村指由石墙包围的传统中国村落,用以防御邻近仇敌、盗寇和猛兽,常见于广东南部,尤以香港新界为甚,住在村落里的多是一个家族。 大围村有一道拱门,上面写着积存围三个大字。积存围是少,数仅存的围村之一,村内『侯王宫』更是沙田庙宇中香火最鼎盛之一。 沙田的大围原名积存围,可称之为沙田始祖。早于明神宗万历帝初年,由于战乱之关系。东莞......[查看详情]
沙田大会堂位于新城市广场后面,坐落于城门河畔。沙田大会堂,是新界东部的一个主要文代艺术表演的地方,每天都有不的舞蹈、戏剧、音乐活动或是展览及会议。演奏厅有1,372个座位,文娱厅有300个座,展览厅约有378平方米。沙田大会堂隔邻则有沙田公共图书馆及海鲜酒家。 沙田大会堂,是被公认为香港优秀的艺术表演中心之一,也是新界东部的文化心藏。这座设计完善的文娱中心提供市民一个享受文化艺术的舒适环境,无论是举办舞蹈、戏剧、音乐活动、或是展览及会议,沙田大会堂......[查看详情]
清凉法苑位于新界屯门,约建於1912年,原为李公达居士所建。法苑初名樨香园,樨,即桂花。因附近遍某植香樨而命名。后易名为清凉法苑。 清凉法苑首任住持见修法师(比丘尼),随妙参老和尚出家,在宝华山受戒,早年驻於观音山的凌云寺。移锡清凉法苑后,有感苑内宽敞而交通堂称便利,可广作弘法道场之用,於是邀请的同门共修的伟修、敏修、明修、颖修四位比丘尼来苑共同主理法务。伟修等四位,均为妙参法师之徒,并分别在楼霞山及宝华山受戒。 现时的清凉法苑已分为外苑与内苑......[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