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沙田区位于新界东部,原名“沥源”,取“清水之源”之意,明朝时就有不少村落在此傍水而建,最多时曾超过50个村落,其中以“沙田村”最有名;1898年,英国强租九龙半岛,一个英国官员到沥源巡视时,问起该处名称,村民回答说是“沙田”;从此,“沙田”一名便取代了沥源。 沙田区与大埔、荃湾、葵涌、九龙、吐露港和西贡相邻,包括沙田、城门东、大围、火炭、马溪沙、马鞍山、马料水等地,它是香港发展最快的城镇之一,来这里旅游除了购物外,车公庙、沙田马场、香港文化博物馆......[查看详情]
长洲位于香港的西南角,因岛形狭长,且两头大、中间细,所以被称为长洲,也有人觉得它像一个哑铃而称它为哑铃岛。 长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了香港的第二大避风塘,狭长的腰部是长洲市区中心,从这里往西则是著名的长洲湾,那里是泊船和商店的集中地。穿过满是咸鱼的街道后不久就到了岛东备受欢迎的海浴胜地——东湾,继续往东可以到达观音湾,观音湾是冲浪和帆板爱好者的向往之地,香港首位奥运金牌得主李丽珊昔日就曾在这里练习滑浪风帆。 长洲岛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查看详情]
南丫岛古称“博寮洲”,是香港的第三大岛屿,位于香港岛的南面,它不仅有秀美绮丽的风光,还有令人垂涎的海鲜。 南丫岛上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和漫坡绿色的植物。石排湾沙滩、洪圣爷泳滩和芦须城泳滩都是享受阳光和尽情戏水的不错选择;每年的6-10月,位于南部的深湾会有众多的绿海龟上岸产卵。岛上种有不少香蕉树和棕榈树,有时还能看到零星的田野和正在耕作的农夫。 南丫岛北面地势较平坦的地方是岛上居民的聚居处,这里有不少西餐厅、酒吧,无论是泰国菜、印度菜,......[查看详情]
九龙公园位于尖沙咀中心,鸦片战争期间曾是林则徐督建的九龙、官涌炮台所在地,后来,英军占领九龙半岛将此处改为军营,到了1970年,此处又被辟为公园,园内广植花木,养有许多珍稀禽类,现已成为九龙市区的大型公园之一。 九龙公园因受地形限制,所以静态娱乐设施和动态娱乐设施分处南北两面,目前,已有多个主题花园、儿童游乐场、小型足球场、游泳池、体育馆、雕塑廊、鸟湖、百鸟苑等娱乐设施,其中鸟湖和百鸟苑里有数百只雀鸟,而大小红鹳、黑颈天鹅、蓝黄麦鸟、红绿......[查看详情]
该寺位于香港新界沙田火车站对面排头村。始建于1950年,1956年完成。 创建人月溪法师,当年由南洋兄弟淤草公司的简玉阶博士将沙田火车站旁山上的私产“晦思园”赠予月溪法师。法师原拟在此创办佛学院,后因风波搁置,最后用作兴建万佛寺。至1957年落成,自此成为香港某种禅林,法缘极盛。曾在北京任哲学教授,抗战时到香港,后看破红尘,落发出家,遂创此寺。 该寺除主庙外,另有三座较小的庙宇建在主庙的山脊上。 万佛寺院舍分高低两组建筑群,低层......[查看详情]
大夫第位于元朗新田永平村,是香港法定古迹。这座华丽的府第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由文颂銮所建。文氏的先祖自15世纪已在新田定居。大夫第是香港最华丽的传统建筑之一,并以其精巧的建筑装饰而著名。修葺工程由香港赛马会资助,于1988年完成,现已开放供市民参观。 这座文物瑰宝,是新界其中一座装饰华丽的建筑。大夫第前后均开辟了广阔的庭园,四周有青砖墙环绕。整座建筑物用单色及彩色灰塑壁画和木刻作装饰,而大多数壁画又以中国传统吉祥物和图案为题材。一般的中国动植......[查看详情]
丽星邮轮,"亚太区的领导船队",于一九九三年成立,以推动亚太区的国际邮轮旅游发展为目标。丽星邮轮看准了发展快速的世界性邮轮事业及了解为发展东南亚成为国际邮轮版图重要航线,而引进世界级豪华邮轮的需要。 东南亚拥有多元化及丰富的旅游胜景,具备潜力成为能吸引本区及北美、欧洲及澳洲市场的邮轮停泊港。配合优良通讯系统、后勤安排及完善的游客设施,使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能脱颖而出,成为东南亚的海上航运枢纽。 当丽星邮轮最初成立时,邮轮旅游仍然未成为亚洲旅游......[查看详情]
香港的虎豹别墅,位于香港岛大坑的大坑道,邻近励德邨的住宅大厦群落,属于世界上第一座虎豹别墅。虎豹别墅俗称“万金油花园”,是万金油大王胡文虎、胡文豹兄弟于精心建造的私人别墅。它坐落 于香港铜锣湾东首半山的大坑道旁,是香港著名的观光胜地 之一。 别墅依山而建,红墙绿瓦的宫殿式房屋,极富中国民族特色。在形状突兀的崖壁上,大规模地装饰着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古老传说的彩色塑像。别墅的主人试图通过这些警世故事,劝人行善积德。 1935年,胡文虎先生耗巨......[查看详情]
位于惠东县平山东南4公里处,因有九条山脊似和条龙而得名。这里有以谭公祖庙为中心的大小10余座庙亭和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六百多年前,谭公童年在此放牛,后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他而建造庙亭,祖庙始建于元代未年,清道光三年重修,庙内建筑画栋雕粱,精致优美,大门有一对石狮,一副对联“声动虎蛇龟尽伏,功施风雨露无偏。” 龙峰祖庙,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即谭公仙逝后的85年,乃“仙灵之窟宅也”。它本应称为“谭公祖庙”,因最初是“佛道合一”(谭公与观音同......[查看详情]
谭公庙又称谭公庵,建于元代末年,清道光三年重修。谭公祖庙为边长20米的正方形建筑,庙内建筑画栋雕梁,精致优美。正殿供奉的是谭公童年塑像。祖庙右侧,有一小瀑布,水声如琴鸣,水流似银链。瀑布下的谭公洞属“洞中洞”奇观。外洞只有1米见方,内洞却大得可以容纳下几个牧童牧牛、嬉水。 以谭公祖庙为中心的大小十余座庙亭坐落其间,主要名胜古迹有:祖庙、文昌宫、龙通寺、得道亭、志荫亭、下棋亭、石戏台等。古往今来游客,到此观光揽胜,烧香拜佛,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