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 历经1500年的历史名胜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后隋于此建“栖灵塔”,故又称“栖灵寺”。大明寺环境优美,依山面水,历来为游览胜地,君王圣贤,骚人墨客都曾游览于此,流连忘返,虔诚祈福。后大明寺几经毁坏,于清代同治年间重建,后经多次整修于今日所见。
牌楼 纪念消失于历史中的昔日辉煌
沿着数百节舒缓石阶登上大明寺前的广场,迎面是一座庄严典雅的牌楼。牌楼为纪念栖灵塔和栖灵寺而建,四柱三楹,下砌石础,仰如华盖。中门之上篆书“栖灵遗址”四字,为清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字体雄美。
寺庙主体 天王殿、大雄宝殿与藏经阁
天王殿内供有弥勒像,背面为护法韦驮,两旁分立四大天王。过天王殿后,庭院开阔,古木参天,香烟缭绕。香火旺盛的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前后回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异常的庄重肃穆。旁边为藏经楼,二层五楹,轩敞疏廊,屋脊之上阳嵌“法轮常转”,阴刻“国泰民安”。
大明寺有特色的建筑是鉴真纪念堂,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而建造的。鉴真法师于唐代先后十余年,历尽艰险,于第六次东渡成功,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我们无法了解他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只有以如此方式纪念他的伟大。纪念堂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共包括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组成。
山门外东偏壁上,面南嵌着一方石刻,上有擘窠书“淮东一观”五字。是由清雍正年间的扬州知府高士钥提议,用宋代著名诗人秦少游赞颂大明寺景观的句意书刻,由金坛书法家蒋衡书字而成。
清代古建筑 忠实的继承200年的历史
大明寺于2006年进行过一次修缮,修缮的重点是重建清朝同治年间的大雄宝殿,并将对与传统风貌不符的加以纠正、院落里的杂乱景观进行提升。同时,揭瓦不落架,对木构进行牮正、加固,忠实保存和继承其清同治年间以及民国年间所特有的结构、建筑风格、历史信息及其文化底蕴。
平山堂 见证欧阳修与苏东坡的渊源
平山堂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有“仙人旧馆”门额。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故称“平山堂”。堂前有联曰:“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是欧阳修当年潇洒流运的生动写照。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又为欧阳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河”。
西园 富有山林野趣的古典园林
西园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园中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池水潋滟,亭榭典雅,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宋欧阳修在《大明寺泉水记》中称:“此井为水之美者也。”西园内还建有御碑亭,亭内有乾隆皇帝御碑三块。假山、池沼、亭台、馆榭等把园内装点得精美别致。
1.寺内不能外带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