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创建于1960年3月,是一所具有独立办学资格的省属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世界茶源、普洱茶都、中国茶城——普洱市(原思茅市)和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两地办学。学院依托农垦、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主要培养热带农业生产与管理、产品加工、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园林园艺技术、旅游服务、信息技术等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院院部位于普洱市(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设校区)。学院占地10.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5.5万平方米,办学设施设备齐全......[查看详情]
位于金平勐拉普洱上寨附近的一个山谷里,温泉从石洞中涌出,最尽头大约水深1米多,水汽蒸腾,水温在50至60℃之间,正好可以有桑拿的效果,水中有机矿物质还有天然的清洁作用。正是这种身心的完全放松,水中补给充足的营养,给人予美妙的享受,而对于身患疾病的人则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勐拉温泉的出名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傣族男女裸浴的传统民风。纯朴的傣族青年男女赤身裸体共浴一池,或三五成群边浴边拉着家常,或软绵绵地把身心浸泡在水中,像池中鱼儿串来串去,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千岛湖森林氧吧是由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于2003年正式向外推出的又一处生态旅游景点,位于千岛湖风光秀丽的东南湖区边缘,毗邻320国道,距淳安千岛湖镇仅15分钟车程,交通极其便利。森林氧吧拥有千岛湖最好的森林植被(国家亚热带原始次森林保护区)、最美的自然风光(森林、瀑布、彩岩)和最佳的生态环境(负离子含量非常高)。景区周边群山叠翠,湖湾优美,自然生态环境一流。该区域以丰富的植物资源(初步统计有各种植物达300余种,拥有全国最大的野生甜槠林)、形态各异的山石(喀......[查看详情]
“北有红灯笼外婆家,南有大奇山女儿村”,这是人们对桐庐富春江南北两个民俗风情园的概括。 “女儿村”就在桐庐镇南岸大奇山生态休闲区内国道南侧。这是一个以彰扬女性文化,集中展销地方名特产为主题的民俗风情园。景区内有三个展览馆: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馆、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服饰馆、桐庐民间剪纸艺术馆。有专为女性表演的古戏台,表演女子越剧、女子武艺和展示母系社会风情的摩梭人歌舞。还有九凤环绕的“生命柱”、古典灵秀的女儿塔,以及可以容纳300人就餐的“女儿村”酒楼,可接待......[查看详情]
有"小九寨沟"、"猢狲沟"、"龙须沟"、"生态沟"、"龙须峡谷"等别称美誉的太湖源,风光资源独特,是一个天然绿色生态长廊,和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风景区。 因养育千百万江浙沪人民的浩淼太湖的源头座落于此,故名太湖源。太湖源座落于杭州临安天目山南麓的太湖源镇,该镇因景点而获名,又因景点而扬名。太湖源为峡谷地形,十里长谷龙须峡是主景点。峡谷内绝壁夹峙,青山连绵,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清溪长歌,悬瀑飞泻,原始自然是其主要特色。 景区植被覆盖率为98%......[查看详情]
安吉竹子博览园前身为安吉竹种园,位于中国著名竹乡--安吉县境内,它是集竹文化、竹工艺于一体的中国竹子博物馆和亚洲规模最大的安吉竹种园的完美结合,整个竹博园是融科研、生产、生态、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竹类大观园。素有"都市后花园"之美称的安吉竹博园,全园总占地面积600亩,汇集了大江南北,海内外竹子34个属304个品种。 安吉竹种园是1974年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安吉县林业局、灵峰寺林场三家单位共同建成的,最初是竹子科研和生产基地。在科研上,安吉竹种园先后......[查看详情]
西栅景区占地面积三平方公里,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由十二个碧水环绕的岛屿组成,需坐渡船进入。历时三载磨砺,投资近十亿,乌镇西栅真正呈现了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风貌。 相对一期保护开发工程,二期西栅景区的保护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内有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形态各异的古石桥72座,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查看详情]
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东栅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一期景区面积约0.46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跃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开放以来,乌镇每年吸引二百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浙江省年接待外宾数量最多的单个景点。已成功接待了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钱其琛、李岚清、乔石、李瑞环、李鹏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和APEC会议嘉宾。期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之一,并获得联合国颁发的“2003年亚太......[查看详情]
道场山位于城南道场山,旧名云峰,为天目山尾闾,最高峰海拔210.7米。历史上把“道场晓霁”列为“吴兴八景”之首。据史料记载:道场山原有仰高、宜晚、望湖、笑月、爱山、伏虎、甘泉、太白、渺渺诸亭,亭貌各异、各有情趣。到清代、九座山亭尚存,以后渐渐荒废。现道场山腰仅存有光皓亭,民国22年(1933年)建造,是道场山最迟建的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