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北山公园位于西宁市北山,园内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是休闲观景的好地方。北山公园分三层,底层为烈士陵园,建有烈士纪念碑,纪念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阳江战所牺牲的同志。周围绿树成荫,庄严肃穆。 第二层为瑞禾石和瑞禾亭,瑞禾石有宋、明摩岩石刻6题。第三层为石塔,始建于南宋保佑年间,是九层平面八角形楼阁式花岗岩石塔,塔身各层设明暗窗,塔高18.52米,塔旁有巨石,形如葫芦。它是阳江市的著名人的文艺景观,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海拔二千五百米的翠岭怀抱中,有一个波光粼粼的湖泊,这就是闻名的“孟达天池”,进入天池的门户后,只见悬崖峭壁,如刀削斧砍,谷底清溪潺潺,令人心旷神怡。继而前往,便是孟达林区腹地。 这里古木参天,芳草没膝,山花烂漫,挺拔、苍劲的古松和笔直高耸的山白杨交臂共生,又粗又长的藤蔓缠绕着高大的枫树。山风吹来,枝叶摇曳起舞,仿佛笑迎来客。孟达林区森林覆盖面积达十四万余亩,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最复杂、树木种类最丰富的林区。植物有一百五十三种,森林里栖息着......[查看详情]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花儿演唱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民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查看详情]
·青海民族学院简介 青海民族学院成立于1949年12月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2000年11月经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整合到青海民族学院。 基本情况 学院是青海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也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民族高等院校,是中国江河源头第一所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东郊湟水南岸。目前拥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近8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现设有11个学院(法学院、经济与......[查看详情]
西宁曹家堡机场是青海省唯一的二级机场,也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已开通了直通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兰州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航班。西宁曹家堡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按照旅客吞 吐量8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00吨设计,总投资1.3亿元。该工程将 扩建航站楼(候机楼)5200平方米,改造原有航站楼,调整扩建停机坪, 新建机场中心广场580平方米,并改建道路和停车场,改造机场内外供电线 路、供排水管网、通信线路等项目。该工程建成后停机坪能同时......[查看详情]
青海格尔木机场海拔2842米,建在距格尔木市西北20公里的沙漠戈壁中,属于典型的藏区高原机场。机场跑道长度达4800米,是国内跑道最长的民用机场。但原跑道厚度仅为22厘米,无法满足波音737以上大型喷气客机的起降要求,此前仅有山东航空公司派出载客量为50人的支线飞机开通西宁——格尔木一条航线。2002年12月,为支援西北民航事业发展,国家投资1亿元开始了格儿木机场跑道加厚及候机楼扩建工程,至今年12月初,机场跑道加厚28厘米至 0.......[查看详情]
青海省西宁体育馆,在西宁市位于市中心西门口西南侧的南川河畔,1982年建成并交付使用。西宁体育馆馆区占地面积 4 万平方米,,这是一座高35米、底层长 68 米,宽 56 米,主体建筑面积 11064 平方米、可以容纳8000多名观众的体育建筑,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体育馆之一。
虎台遗址,位于市西郊,为公元4世纪南梁(小国)的遗址。原台共九层,台下可陈兵10万,台上用于军事检阅,现仅存土丘。 公元397年,河西鲜卑贵族秃发乌孤称西平王,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后迁乐都(分属青海),史称南凉,领有今日甘肃西部和青海一部分。其弟利鹿孤登泣后,国力强盛,一度雄据西陲,虎台就是那时所筑。公元414年南凉为西秦所灭。现在登上虎台,西宁风光历历在目。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虎台西去县治五里,有台九层,高九丈八尺”,“相传为凉王所......[查看详情]
布拉森林公园距西宁200多公里,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乡境内,海拔2100-4000米,占地约4774公顷,北倚黄河,紧靠著名的李家峡水电站。 坎布拉森林公园地貌由红色沙砾岩过程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霞。山体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似兽,形态各异,如剪刀石、望郎崖、石笋、仙女聚会等,形态逼真。坎布拉地区有十八座险峰,其中阿琼南宗和内宝宗最为闻名。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只有一条石阶小径通往峰顶,这条小径大部分是在悬崖上人工开凿而成的。峰顶有一座古刹......[查看详情]
瞿昙寺位于乐都瞿昙乡境内的罗汉山马圈沟,距西宁市80余公里,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寺名为朱元璋所赐,寺院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米,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以建筑宏伟,文物珍贵,壁画精美而著称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昙寺历史悠久,总体建筑布局雷同于北京故宫,有“小故宫”之称。建筑格局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其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和隆国殿等主体建筑,依山势逐层升高,两侧对......[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