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亲临铜鼓领导了著名的湘赣边秋收起义。 9月11日清晨,毛泽东同志在桥头大沙洲检阅了由他亲手创造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的全体官兵,并宣布起义。为纪念秋收起义八十周年,铜鼓县于2007年9月修建了湘赣边秋收起义阅兵广场。
新街景贤村位于高安市城南30公里,镇西5公里处,省道清高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古村具有千年历史,建筑气势之宏伟,历史遗存之久远,古典风貌之壮观,文化积淀之深厚,子孙繁衍之多,被誉为中国古代农村风貌的“活博物馆”。全村共有面积9.46平方公里,总户数948户,人口3600人,耕地面积5000亩,山地面积2.5万亩,水面面积4000亩。 近年来,景贤村充分依托和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握市场大势,理清发展思路,......[查看详情]
厚板塘村清代古民居建筑群位于位于江西省丰城市东北部筱塘乡,2003年被评为全省首批29个省级重点文化古村(镇)之一。厚板塘古村具有良好的旅游交通和区位优势。距省会南昌约60公里,距京九铁路、浙赣铁路丰城站17公里。 厚板塘古村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16平方米,房屋由南往北纵向排列。从建筑外观上,比地平面高出五尺余地古建筑高大的围墙环绕四周,东面辟“三妙流芳”八字门(正门),南面依次为“文林第”、“通奉第”、“丛桂流芳”、“大夫第”、......[查看详情]
百丈禅寺,中国佛教禅守“天下清规”发祥地,座落于有“仙源灵境”之誉的江西省奉新县西塔乡百丈山,到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唐代禅宗巨匠怀海在此住持禅法20年,为中国佛教禅宗作出了四大贡献:一脱离律寺,别立禅居;二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大兴农禅之风;三整饬戒行,创立禅门宗规;四禅精慧秆,永续禅薪。特别是撰修“诏天下僧悉依此而行”的禅门宗规(即天下清规或百丈清规)而声名大振奋,引来无数禅学之人,曾出现“三寺五庙四十八庵”之盛况。“百丈清规”的制定,推动......[查看详情]
宜丰岳王庙坐落在县城东郊、今新昌大道街心花园北侧 (又名精忠祠)宋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三年,岳飞偕岳云率岳家军数度转战宜丰,征伐金兵将领补颜铁木尔、马进等,岳飞还遣岳云从洪州运米赈济新昌饥民。为怀念岳家父子为新昌"御灾捍患"之功德,南宋时邑民在县城立岳王庙以祀之。 岳王庙原坐落在县城东郊、今新昌大道街心花园北侧。始建于南宋,明正德三年(1508)重修,嘉靖八年(1529)夏又重修,清康熙九年(1670)再次重修。系砖木结构,前有门厅,中有广......[查看详情]
在奉新县干洲镇有一幢距今300余年的古建筑,它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年,是一个封闭式的建筑群,总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正屋有大小天井48个,屋内有双层间168间。从外观看这幢古建筑其貌不扬,但是当你步入其中,从其建筑内的点滴细节,却可以发现它与其他建筑的不同,而这幢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还与我国宋代爱国忠烈岳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奉新县干洲镇岳家村岳纳堂,在一片碧绿的禾田旁找到了岳飞后裔在江西的足迹。由于历史远久,岳纳堂的外观并不见很大的气势,仅......[查看详情]
由天沐集团在江西宜春温汤镇按五星级标准投资兴建的大型露天园林式温泉休闲旅游度假村--天沐.明月山温泉度假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江西宜春明月山风景名胜区内,度假村总占地面积400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一个集“食、住、玩、娱、疗、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养生保健、餐饮美食、商务会议的理想胜地。 它利用明月山天 然的温泉资源,并根据人体需要,在温泉水中加入各种名贵药材,鲜花等天然物质, 形成大小、形状各异、各赋特色、各具功能的露天温泉。
宝峰寺位于江西靖安镇城以北20公里的宝峰镇宝珠峰下、泐潭之滨。初名为“泐潭寺”,又名“法林寺”,因座落在石门山内,故有“石门古刹”之称。该寺为江南著名古刹,向来在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地享有盛名。 唐大中四年(850)宣宗赐“宝峰”匾额,遂易名“宝峰寺”,沿用至今。宝峰寺周围层峦叠嶂,危崖壁立,树木葱茏,山川回合。寺后七岭奔来,左右两峰环抱,俗称“九龙聚会”之地,气势灵奇,环境清幽。与宝峰寺历史有关的著名人物是马祖。马祖,中国佛教著名禅师,俗名马......[查看详情]
状元洲座落于市区东侧,秀江中流,面积约6公顷,形似巨舰。唐文人卢肇曾在此竖石为铭,苦读诗书,后中状元,故名状元洲。明代邑人列聪购得此洲,建“卢洲书屋”供子弟读书,后郡人建有“三元阁”、“文标阁”,然清道光年间悉毁于洪水,1985年, 被辟为水上公园,陆续筑有假山、水池、凉亭、牌楼等,修建了游泳池及娱乐游艺设施,并构建仿古建筑“卢肇读书堂”。 状元洲的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200米,南北均距河岸100米,面积83亩。洲上,"山光群翠合,水邑四......[查看详情]
位于城南火车站南侧之珠泉,宜春至安福的古道旁,有一长14米,宽4.75米的长方形水池。四周垒以青石,中间架有石拱桥,桥长4.75米,宽2.2米。脉脉清泉从坑底涌出,故名“涌坑泉”,又名“涌珠泉”。有泉池方广丈余。泉水平地涌出,如粒粒珍珠,故名珠泉。明万历间于泉上筑台,台下建楼,连檐接栋,与宜春台相望。清顺治间,知府胡希圣于池上建亭,亭名“观我亭”(亦名“见我亭”)。民国时,泉边有一尼姑庵。1984年5月,该泉池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